局限增長<br>進軍神州有難度

局限增長
進軍神州有難度

市場看好美國藥廠前景,除了老人商機之外,業內裁員併購潮亦會進一步改善成本控制。不過,投資者亦應注意,藥廠投資藥物研究具有相當風險,美國政府計劃修例又可能要令藥廠吃點苦頭。此外,藥廠要進軍中國這個龐大市場亦有難度,故可能局限了其增長潛力。
傳統藥廠愈來愈着重生物製藥研究,據研究機構工業資訊資源(IIR)分析,今年北美洲就有429個醫藥項目展開,總投資額高達166億美元(約1295億港元),當中主要投資於疫苗生產和建造研究設施。不過,該研究機構警告,投資者應留意項目的發展,特別是資本開支的情況,因為部份項目可能投入了資金卻無法按計劃進行。
另一個隱憂是,美國部份參議員已提出法案,擬授權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實施嚴格的藥物安全規則,當中包括限制藥廠向消費者賣廣告,更要求藥廠在公眾資料庫列出藥物的臨床測試結果。
除了擴大本土業務外,藥廠亦希望能藉拓展海外市場來加強增長動力,但要進軍經濟強勁和人口眾多的中國,對於歐美藥廠來就,其實有相當難度。分析師指出,事實上,中國仍相當貧窮,當地人均醫藥開支僅及巴基斯坦或印度的水平,加上中國冒牌藥物充斥、傳統中藥仍佔主導地位、抗生素未獲普遍接納和藥物面臨減價壓力等,種種因素均不利外資藥廠拓展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