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經提過,金融市場另一計時炸彈──衍生工具(derivatives)發展之迅速及欠透明度,實在令人擔心,而這憂慮最近似乎受到部份財金官員特別關注。
英倫銀行副行長JohnGieve爵士,剛就衍生工具發展越來越複雜,以及最終承受風險者越難追尋,可能影響金融市場穩定提出警告。這是繼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早前發出預警謂,如果美元滙價突然急跌,不排除有銀行甚至整個金融體系都會因此類交易或出現問題而受到震盪之迴響。看來冠一並非杞人憂天了!
根據國際結算銀行(BIS)的統計,衍生工具交易數額已由1998年的50萬億(美元,下同)急速膨脹至去年的370萬億,這個數字相等於全球GDP總和的7倍有多。
雖然說,如此龐大金額並非真金白銀,只是通過槓桿運作後得出來的數字,然而就算以1%「孖展」賭大100倍,牽涉金額也高達3.7萬億。假若有何冬瓜豆腐,你話點頂?金融決策者包括紐約的聯儲銀行總裁TimothyGeithner也表示要規範化此類交易,並稱有必要知道對沖基金開了甚麼盤,難道屬無理取鬧?
本年衍生工具如信貸不償還掉期(creditdefaultswap,簡稱「CDS」),是一種好像買保險般,用作保護因買入某公司債券,恐怕其會無法償還導致提失而減低風險之工具,不失為「偉大」的發明,可是久而久之,已變質成為一種場外賭博遊戲,更加越賭越大,光是04年至去年第3季,CDS已由6.4萬億劇增至20.4萬億。兩年多跳升超過3倍,頗為驚人!
全球利率長期偏低,除誘發不少追逐高息之「息魔」外,更使人們的警覺性消失。一是利率走勢逆轉,發展至五花八門的衍生工具市場,不難為這個世界帶來另類恐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