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手記:Google銀彈策略未必奏效

矽谷手記:Google銀彈策略未必奏效

信用卡的面世,改變了現代人的消費形式,信用卡已成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雖然信用卡推出差不多接近50年,不過仍然增長迅速。網上購物日趨普遍後,利用信用卡付款佔大多數,不過仍有不少電子付費服務應運而生,不少大財團亦涉足這個地帶,有心要成為網上的Visa及Master,如雅虎的YahooPayDirect、微軟的MSNe-Wallet。奈何事與願違,兩大財團均損手離場。
去年初,市場已流傳Google將提供網上付費服務,GoogleCheckout最後在6月推出,不過一直被網民忽視。11月Google終於重鎚出擊,透過派銀紙吸引網民入會;凡購物滿50美元,利用Checkout結賬,Google便向客戶送出20美元;購物滿30美元便送出10美元,筆者及幾位朋友均有趁機購物。其實Checkout並無甚麼獨到之處,只是把信用卡和郵遞地址記載在Google戶口中,利用Checkout網上購物便可省去輸入資料。

盼使商戶變廣告客戶

Checkout向商戶收取的費用和信用卡公司相若,每一個交易手續費0.20美元,另再收取2%佣金。Google為吸納客戶,不但對消費者大派金錢,對商戶亦免收費用,優惠期至今年底,可謂皆大歡喜。估計Checkout優惠計劃在今季已花2000萬美元,不過Google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實有意藉此把Checkout商戶變成其廣告客戶。
另方面,Checkout的頭號勁敵Paypal對Google的強勢出擊則完全無動於衷。Paypal是網上拍賣老大ebay旗下的一個部門,不少網民年中也會使用ebay拍賣服務一至兩次,對這些散戶而言,使用Paypal比起到銀行申請信用卡賬戶更加方便快捷,Paypal亦為賣家提供防詐騙及基本的防止盜用保護計劃。

方便程度不及Paypal

Paypal另一項服務可讓用戶把錢電郵給對方,這也是用戶樂於使用的免費服務之一,更重要的是很多網上商戶均接受Paypal付款。由於並非所有商戶會接受Paypal付款,於是Paypal推出虛擬debitcard服務,讓用戶不至被拒諸門外。去年Paypal亦推出PaypalMobile,用戶可以利用流動電話購物,更提供信用卡。
相比之下,Checkout不禁相形見絀,除付款外,其他Paypal的功能完全欠奉,相信不少用戶只是貪小便宜,當優惠過後便會停止使用。但Google向來能出奇制勝,可能Checkout還有厲害的後着。
阿 股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