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最高層換人,未必是壞事一件。
最近,中國人壽及中國財險傳出人手變動。結果是,中國人壽的吳焰調任財險母公司的總經理,而國壽董事長楊超,則未有如坊間盛傳調任財險。
這類同行的上市公司高層互調,只有在中國才可以匪夷所思地發生。商場挖角,本屬輕鬆平常。將敵陣將領收編招降,禮賢下士據為己用,並不罕見。但雙方交戰時,互相對調將軍,指揮廝殺昔日同袍,相信只有充滿互鬥的共產黨基因才出現這類念頭。
互調將領在全世界可能行不通,但偏偏在中國卻是最佳的管治之道。當上國企老總,正是幾十年含辛茹苦、卧薪嘗膽的血汗報酬。這老總之位,前人不知多少人前仆後繼,上上落落。輾轉蹉跎,落入閣下手中,適逢其會,國家要國企重組上市,引民間資金為國服務。
就這樣,閣下就成為了市值龐大,上市國企的最高領導。閣下那份年薪,雖屬同行最高,但比那些幫你出出入入,獻計賣命的投資銀行家,差天共地。五十來歲,仕途見頂,你知道時日無多,要好好為自己打算。為官之道,就是要手上無形的權力,化為有形的鈔票。
就是這種心態,國企老總違規被查,時有所聞。王雪冰、張恩照,受免職雙規的名字,隔一陣子就在財經版出現。
要防患於未然,最佳方法,就是要國企老總未能在公司內建立派系親信,無法對公司上下其手。將同行的老總調任轉職,一則可以消滅派系首領,二則可以保留行業知識,以免浪費高層累積的人脈經驗。互相調任雖然技驚四座,卻是充滿社會智慧看透國情的絕妙一着。
2004年,中移動、中電信及聯通的三角互換,讓市場飽歷驚嚇一輪之後,結果卻非壞事。三隻股票最近都升至近年高位,就知道這符合國情的調動,甚具遠見。
了解國情,就可以在市場誤解為壞消息時擇肥而噬。而同樣是國情的另一件事,最近同樣發生……
方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