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佳將油魚當鱈魚賣,搞到唔少市民食到屙油,事件擾攘個多星期,越揭越臭。事態發展至今,仲未有人或機構企出嚟為事件負責,班網友好似追連續劇咁,有啲更聯想到近期發展商嘅賣樓手法。
tfanman喺《香港討論區》度寫咗句相當精警嘅對聯:「油魚偽冒鱈魚──一褲都係,上車盤充當豪宅──一殼眼淚。」abcpqr即時回應話:「食假魚屙油,買假樓屙血。」LMB睇完之後覺得:「呢個比喻真係一流!」
冇人迫你買 只係昆你買
除咗誇讚tfanman有諗頭,個別網友對事件亦有自己睇法,好似abcpqr就話:「一貫做生意手法,不必大驚小怪,食你唔死係你夠運,屈你唔死係你命硬!假貨繼續賣,冇人迫你買,但有人昆你買,一切程序合乎法律。」數碼王子都話:「呢啲都係包裝伎倆!」見冇乜人撐自己,abcpqr再補充兩句:「賣假魚或者賣假樓,都係唔受監管,任由用家屙油或屙血,誰是話事人一目了然。」
japanboy亦自創對聯作總結:「樓主對聯及其他朋友的比喻很公整,妙極,我也學人拋磚引玉:買餸去百『街』,好易揩;買樓搵長『亁』,好易香。」
就上述事件,問過幾家發展商睇法,不過全部以油魚事件尚未有結論為由,拒絕回應。喺度奉勸買家,不論買魚定買樓,搵間商譽好啲嘅就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