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電影已拍得很濫,併入毒品元素是否就能別開生面?論大橋,《門徒》並不突出,離不開講述卧底在情與義上的掙扎,然而,爾冬陞的長處從來不在標新立異,13年前的《新不了情》和近作《早熟》皆說明了他能化陳腐為神奇,取勝之道在於紮實,在於用心。當陳嘉上像是迷了路,降落鬧劇市場跟谷德昭爭一日長短,喜見爾冬陞在「玩」過一部《千杯不醉》後便回來了。不是說《千杯不醉》拍得很糟,但這個檔次的輕喜劇,還是交給其他導演拍好了,由他來操刀,感覺浪費。
爾東陞在《門徒》中展示了出眾的駕馭能力,監製陳可辛揚言《門徒》糅合了《癲佬正傳》的真實,《新不了情》的情,和《旺角黑夜》的警匪鬥爭,雖不中亦不遠矣。電影用上許多江湖術語,將毒品加工過程呈現,還有詳細的毒品貿易數字,資料搜集的深度在港產片中罕見;吳彥祖與張靜初的感情線沒有《新不了情》中的真摯動人,但作為一部非愛情片,感染力已不賴;警匪鬥爭的火爆劇情,集中在海關誤打誤闖搗破製毒工場一段,毋須甚麼大場面,利用一道鋼門和一隻斷手,已拍出震撼。
電影包含的元素出奇地多,除以上三項,還有驚嚇、惹笑、情慾;拍攝風格也甚為不統一,時而寫實,時而迷離;節奏的緩急、張力的分布同樣不依常規──如此「貪心」,理應予人雜亂之感,偏偏出來的效果渾然一體,稱讚爾東陞的駕馭能力高,就是這個意思。細心觀察,可以發現電影處處是巧妙的鋪排,看似輕描淡寫,其實化解了許多觀眾可能產生的質疑。
好的編劇令角色有血有肉,好的導演讓演員有發揮。張靜初極為入戲,光芒四射。古天樂擺脫一張俊臉,證實自己懂演戲。劉德華的角色設定儼如頑童,喜歡吃甜,自欺欺人,為毒梟這類典型角色換上新面貌,臭罵酒店經理拿秤一幕,暴露了他壓根兒有多自卑。
題材敏感,《門徒》的爭議性大概不會比當年的《癲佬正傳》少。毒品資料詳盡還屬其次,吳彥祖的「毒品與空虛」論,張靜初對高潮的描述,以及在打毒針時的身體語言才最富煽動性。
在試片會上派發了一份問卷,其中兩題問觀眾認為「哪一場最震撼」,「最不喜歡哪一段」?我的答案分別是:「劉德華懇求吳彥祖給他多點時間」,「老鼠噬屍」。其實看電影也會上癮的,假如有多些好片。撰文:阿童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