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小說家董啓章的長篇巨著《天工開物‧栩栩如真》搬上舞台,這部史詩般的作品,說的正是香港的「集體回憶」,亦是作家生涯的回顧,但還未上演,便即時面對「科技作家」的挑戰,「自動寫作機器」開入牛棚藝術村,連曾經「日產數萬字」的倪匡亦被株連,兩位人肉寫作機器,一老一少就在不同場合唱雙簧。一個自言鬼(外星人)上身,一個作品鬼影幢幢(其中一隻就是張達明)!冷血的電腦寫作機器,與怪力亂神的人肉寫作,兩大秘密,今日正面交鋒。
記者:馮敏兒
攝影:陳陶鈞、馮敏兒
舊物件都會講嘢
「有冇嘢睇呀?」「冇呀!」「倒垃圾,倒垃圾……」「水滾喇,水滾喇……」這些劇場中的叫喊來自《天工開物‧栩栩如真》的排練,都是香港的集體回憶,聲聲入耳,打字機、衣車、電話、電視、收音機、遊戲機……分別與演員展開連場對話,死物不死,人死不滅,化成鬼魂還是喋喋不休,栩栩如生。
去年獎金創30萬新高的第一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我們的作家董啓章的《天工開物》僅敗於中國作家賈平凹的小說《秦腔》之下,差點就可給窮作家富貴一下,但還是香港藝術節慧眼識英雄,委約前進進劇團,把他那成1吋厚的長篇小說搬上舞台。
集體回憶愁困張達明
《天工開物》就如港人的一部記憶家族史,通過三代人的故事,講香港歷史。著名的激進派劇場導演陳炳釗形容:「第一部份是在媒介還未出現的史前時代,由於不是親身體驗,我們的介入方法通常要藉考古學家的編年史、民間傳說和自己的主觀想像,3個元素其實互相爭持;第二部份是6、70年代的集體回憶,我們要依賴一件件的死物,例如月份牌、鐵皮公仔來寄託回憶,但弔詭是它們都是過時的死物,真正物件的精神,根本不在物件裏面!」這大概就是劇中眾多遊魂野鬼的由來。「問題是我們如何穿越集體回憶,回到個人的命運選擇。」陳炳釗無法三言兩語說清劇情始末,但在劇中一人分演多角的笑匠張達明則說:「董啓章筆下的世界,全是我熟識的人物,聽老竇講古、活在摩登時代、經歷電視風雲……他跟我有很多相似之處,同樣都是6字頭的人,寫劇本,搞創作,又有兒女……」他在劇中飾演考古學家、車伕、說書人,和作家董啓章自己,就如回憶的領隊,不過導演就警告記者「唔好搞到他好困惑,佢情緒唔多穩定!」看來張達明正陷於兩大作者為他設下的迷宮中,不能自拔!
洋洋30萬字,從阿爺董富所收藏的民間百科百技全書《天工開物》,到董爸爸鑽研的《萬物原理圖鑑》,說到虛擬少女栩栩的創造,董啓章通過3代人,寫了一部香港史詩。
人肉寫作機都是鬼上身
寫下洋洋數十萬字的長篇小說,對香港人來說,簡直不可思議,這種人肉寫作機器的生物,現在有董啓章,從前是倪匡。上周五,倪匡在陶傑的《光明頂》開咪,自爆:「我最高峯時,12個長篇連載小說同時進行,其中8篇武俠小說、2篇科幻、2篇鹹濕小說。連續4、5年時間,我日寫2萬多字!」更神秘是,「寫作有如鬼上身,只要開了個頭,人物便自自然然向着自己命運前進,你之前的所有大計全部無用!」
董啓章同樣鬼上身,卻是另一個極端:「就是連續兩天的空閒時間,也不能動筆寫作,我需要更長時間置於一個狀態!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證明他是寫時間和回憶最好的作家,但他中年以後把自己完全關起來創作。」
小說家的絕種史
報紙副刊不但在19世紀造就了法國大文豪,也在香港創造了金庸、倪匡,甚至董啓章。倪匡在《光明頂》發表偉論:「作家誕生於報紙副刊,當年整份報紙要靠連載小說開飯,是銷量保證,現在沒有了所以便出不了作家。」而董啓章亦有幸在92年得《星島日報》讓他發表1萬字短篇小說,分3日連載。「你看全版副刊都是你的,而且3毫子1個字,對一個作家有多大鼓勵!」董啓章回憶時感覺非常幸福,「但現在報章連通俗小說都冇埋!」他的《天工開物》約售$100,出版半年現在約賣了5千本,10%的版稅計有5萬元收入,但這就是他閉關兩年,不事生產的全部回報!他們之後大概小說家要絕種了。
綵排直擊 都是回憶
新生代作家有Say
《字花》文學雜誌編輯鄧小樺:「在知識分子的社會關懷上,我們都很敬重董啓章。他那個年代的作家如黃碧雲、羅貴祥,就只有他能寫出如此長篇小說,可說是香港的代表作家。《天工開物》寫得好好,概念好sharp一針見血,令我們7字頭的一代很有共鳴。」說到「文字機器創作集」更見期待:「因那更接近我們的年代!」
藝術節慶回歸劇作
虛擬歷史三部曲《天工開物,栩栩如真》
日期:3月5-7、9-11日(7:45pm)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戲劇院
票價:$250、$180、$120
查詢:28242430
《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專題講座
日期:2月4日(6:30pm-8:30pm)
地點:灣仔港灣道2號香港藝術中心麥高利小劇場
主持:彭家榮(劇場導演)
講者:董啓章、王貽興、鄧小樺
費用:全免
查詢及留座:35824840
寫作自動化 挑戰傳統作家
寫作都可自動化?寫作變成遊樂場?一個幾乎由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的畢業生包辦,通過電腦程式編寫、多媒體互動、自動、自主的寫作遊戲藝術展「文字機器創作集第二輯」,由他們老師黎肖嫻博士策劃,開宗明義就以自動寫作、潛意識入題,從根本叛離傳統的寫作方式,因他們認為電腦不但是打字機,而是無窮無盡的可能性。
記者想邀請董啓章到毗鄰參觀,卻出乎意料地遭到拒絕!「根本都未到文學的層次,我們不應這樣對待文字!他們無疑很有創意,但跟文學拉不上關係!他們好鍾意講『自動』,但極其量只可能是寫作的入門練習,從文學上講,根本不能算作品。」
「文字機器創作集第二輯」
日期:即日至2月8日
地址: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
網址:www.writingmachine-collectiv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