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連任 推翻「減稅增開支破產論」<br>曾蔭權出賣自己

為了連任 推翻「減稅增開支破產論」
曾蔭權出賣自己

【本報訊】特首曾蔭權昨日正式宣布競逐連任,由於要跟民主派特首候選人梁家傑爭奪民望,曾蔭權為了「做好(特首)呢份工」,不惜推翻自己一直堅持「同時減稅及增加政府開支,會引致政府破產」的論調,在競選政綱中提出大幅減稅,並同時增加醫療、基建開支,企圖大灑公帑爭取民意支持。有立法會議員質疑曾的政綱猶如出賣自己;有學者更認為,若曾蔭權無法提出合理解釋,必定會打破他在公眾眼中實幹公務員形象,淪為只懂爭取選票的政客。記者:莫劍弦、許偉賢、莊曉陽

兩年前在特首補選中自動當選,接替前特首董建華、現年62歲的曾蔭權昨日早上在酒店召開宣布參選大會,以「我會做好呢份工」為競選口號,宣布正式參選特首。曾蔭權並公開其政策綱領,除了繼續迴避雙普選時間表和路線圖,不論在環保、文化保育、提升政府管治質素、加強香港經濟發展等政策方向均是「新瓶舊酒」,沿用過去政策。

政綱吹噓搞基建醫療

政綱唯一具新意的,是曾蔭權有感市民生活壓力,政府有責任減輕市民的負擔,承諾一旦當選,會減免稅項減輕中產人士負擔,例如逐步降低利得稅及薪俸稅標準稅率至15%,並將盈餘以扣減差餉或其他方式退還市民。
他又指會大力投資基建,並全面改革醫療體系,投放更多資源,將目前佔15%公共開支的醫療開支,在五年任期內逐步增至17%,額外支出約為400億元。
他與傳媒高層會面時稱,相信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會贊同財政情況許可下還富於民,但強調本月底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是唐英年處理的預算案,他個人提出的減稅構思是他當選特首後的事,並且絕不會收窄現有稅網。
他粗略估計後發現,政府至少要有80億元盈餘,才可調低利得稅一個百分點;政府就要有逾10億元盈餘,才可調低薪俸稅一個百分點。曾蔭權稱,減薪俸稅令中產受惠,減利得稅則有利營商環境。
曾蔭權這套既減稅,又增開支的「派錢」方案,其實民主派過去已曾提出。2004年11月民主黨曾在立法會提出動議辯論,同樣要求減稅,建港珠澳大橋增加就業,以及增加醫療開支,可是時任政務司司長的曾蔭權,回應時直斥民主黨的建議「好多內容好具爭議性,亦好可能會導致我哋經濟破產。」

為爭取民意自打嘴巴

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去年推銷銷售稅時,回顧港英時代可以不斷增加開支卻同時減稅,又有財政盈餘,「呢個違反經濟規律」,直斥是末代港督彭定康之錯,「佢拍拍籮柚就走,之後我哋衰足七年。」今天曾蔭權為爭取連任,竟推翻以往「破產論」、甘冒「衰足七年」之險,力爭民意支持。
民主黨經濟政策發言人單仲偕稱,曾蔭權的政綱無疑自打嘴巴,推翻政府以往理財哲學,民主黨以往每次向政府要求減稅增加開支,「佢哋一定話唔可以同時減稅加開支一齊做,話政府冇錢,但為乜曾蔭權就得?」
公民黨湯家驊更指,扣除賣地等非經常收入,政府今年盈餘估計有60億元,「我唔明佢加開支之後,仲可以減到稅,引用唐英年問我哋說話,錢從何來?佢冇交代過!」他又批評減薪俸稅標準稅率,對減輕中產壓力毫無幫助,只會有利一班「超級打工仔!」
民建聯經濟事務發言人陳鑑林則支持曾蔭權提出減稅建議,認為有助本港提升競爭力,他認為政府只要本着審慎理財原則,並不擔心在減稅又增加開支時,會令香港走向福利主義。
城市大學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李鉅威則指,曾蔭權宣布角逐連任時不忘向市民派糖,明顯是為了力爭市民支持,但批評對方施政綱領缺乏長遠經濟政策,未能在提升本港競爭力、改善經濟等方面提出發展方向。

學者擔心損公僕形象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面對民主派挑戰,曾蔭權不得不提出減稅加開支措施,建議背後難免和過去一些理念有矛盾,曾蔭權必須提出一個公眾接受的解釋,例如承認落區聽取民意後,決定改變立場,否則會破壞他的實幹公務員形象,淪為只懂爭取選票的政客。

前特首董建華與曾蔭權會面後表示,支持曾連任。馬泉崇攝

曾蔭權會見曾獲頒大紫荊勳章的政經界人士,包括電視廣播主席邵逸夫(中)、夫人方逸華(右)、國學大師饒宗頤(左三)及全國僑聯副主席莊世平(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