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搞手藝展覽

深水埗搞手藝展覽

【本報訊】維港兩岸不斷填海,連滿載港人集體回憶的天星碼頭也難逃一拆,「老香港」深水埗數十年來仍然表裏如一,至今保留着木頭手推車、手紮花牌等民間技藝。民間團體希望透過為期一個多月的深水埗社區及民間手藝展覽,讓公眾認識舊社區,反思城市化影響。

再喚起集體回憶

思網絡總監鄭敏華表示,深水埗是本港歷史最悠久社區之一,蘊藏不同年代的文化層次,也有很多其他社區已找不到的民間技藝,但近年卻因為城市發展,而被政府一味收樓重建,區內目前最少有九個重建項目。
為再次喚起公眾對這些遺忘文化的集體回憶,思網絡與深水埗區議會舉辦是次展覽,並刻意選址有53年歷史的石硤尾邨作場地。除了展出逾80幅反映該區風貌的照片畫布,還挑選了八種具代表性的民間技藝,包括紮花牌、織藤器、自製木頭手推車及鋅鐵麻雀箱等,重現市民眼前。
思網絡又與一批藝術工作者合作,在過去數月遍訪深水埗區內老舖舊店及歷史建築,編製出一幅名為「生.活.深水埗地圖」,並打算稍後舉辦文化導賞遊,根據地圖路線帶市民重溫這段昔日情懷。

深水埗社區及民間手藝展覽

地點:石硤尾邨第15及16座

日期:2007年2月2日至16日;
   2月26日至3月10日

時間:每日中午12時至晚上8時

展覽特色:逾80幅深水埗舊區風貌照片畫布、8項本地歷史悠久的民間手藝,包括紮花牌、穿珠仔、織藤器等

民間手藝者即場示範:3場導賞遊:2月10日、3月3日、3月10日

主辦單位:思網絡

查詢:網站www.project-see.net
   電話:21274503/36902394

資料來源:思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