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局1日袋1500萬助開源

醫局1日袋1500萬助開源

【本報訊】限制內地孕婦入境措施昨推出首天,大批手持「金牛」的內地孕婦趕到香港公立醫院預約及繳交39,000元產子套餐費用,單日已有734名內地孕婦獲確認預約,扣除需上繳政府庫房的數額後,醫院管理局即時進賬近1,500萬元;若政策成功,將成為受財赤困擾多年的醫管局一個開源良方。8間有產科的公立醫院中,本月只有廣華、瑪嘉烈及東區醫院仍有供內地孕婦產子預約的餘額,其他醫院已告爆滿。

窮爸爸:臨盆入急症室生

伊利沙伯醫院產科部門昨早9時開始接受預約,短短一小時已有10多名孕婦預約,全部手持大叠現金到場,職員「數錢都數到手軟」。首名成功登記的港人內地妻子鄧太懷孕5個月,昨早9時正到達產科部,向職員遞上39張「金牛」預約,坦言「要畀咁多錢有啲緊張」。
丈夫同是內地人的孕婦楊太稱,預約費用不算昂貴,日後會將子女交由在港親戚照顧,留港讀書,但夫婦二人暫未有計劃申請來港。
港人吳生特意與懷孕6個多月的內地妻子,到該院查詢預約費可否分期付款,當得悉不能後,即勃然大怒,狠批特首曾蔭權鼓勵生育「得個講字」。他稱計劃生育時相關措施仍未出台,現時分娩費用大增,頓失預算,揚言無法支付,太太臨盆時「咪入急症室生囉」。他認為若丈夫為港人,有關費用應減半。
昨日最多內地孕婦繳費預約的伊院,共有181人;其次是東區醫院,有133名。全日醫管局收入高達2,800多萬元,扣除一半費用需要上繳政府庫房後,該局仍穩袋近1,500萬元。
據悉,醫管局已與消防處達成共識,日後若有內地孕婦在口岸表示要產子,而駐口岸的衞生署醫護人亦確定她們有分娩迹象,但又非急於在救護車上產子,便會直接送往路途較遠,但有產科的威院,而不像以往先送往北區醫院,有需要時再轉送威院。
衞生署稍後會將醫護人員駐口岸的工作外判,代替現時抽調內部人手及聘請兼職的做法。

《內地孕婦心聲--楊太》
懷孕8個月
丈夫非港人
「香港福利、教育都好,希望小朋友長大後來港讀書。」

《內地孕婦心聲--葉女士》
懷孕9個月
丈夫非港人
已取預約紙的葉女士稱,「新措施提高咗去香港生仔嘅門檻,咪當交超生罰款囉。」

《內地孕婦心聲--裴女士》
懷孕8個多月
丈夫是港人
來港擬取醫院預約紙的裴女士稱,「新措施醫院收費咁貴,未必個個可以負擔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