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美寶報道】一直爭取將教育學院正名為大學的教院校長莫禮時表示,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及該局前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均不支持教院正名,明言校方目前首要目標是爭取正名,但同時對實行聯邦制持開放態度。莫禮時期望,特首曾蔭權將教院正名成大學,列入其競選政綱。
一切理想受阻
在本港教育界工作31年的莫禮時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334學制改革是教育界等待多年的夢想,預計未來需要大量教師及師訓課程,更認為隨着人口下降,是政府推行小班教學的時候。不過,一切理想都受「學院」之名阻礙,雖然教院學生的高考入學成績,與其他大學的教育學院沒有大分別,但相對其他科目的入學成績,教育科目仍難吸引最好成績的學生入讀。
「本港主要培訓師訓的機構也未獲得大學之名,……每一名教師也會影響數百學生,影響到教師難獲外界尊重,因為社工、記者、工程師等,均可以從大學畢業,惟獨主要培訓教師的教院卻不獲政府認同,不肯給予大學之名,這令人傷心!」他說,因未獲大學之名,教院往內地招生及籌款也面對困難,「有學生因而打退堂鼓,也有捐款者向我說,只會捐獎學金給大學。」
莫禮時表示,當教院獲得自我評審資格後,李國章已表明不支持教院正名,而時任常秘的羅范椒芬也不支持,隨後在03年教院又遭削資,好不容易才度過難關。
可研究聯邦制
他說:「我不明政府願意花那麼多資源給予教育學院這個美麗的校園,卻不願讓我們正名成大學!我們爭取正名的路很難行,從政府而來的支持更非常少,不正名對教育界來說是一個很嚴重的傷害。」不過他表示數年前起,教院對實行聯邦制也持開放態度,但強調即使行聯邦制,教院也必須維持獨立及擁有足夠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