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篤爆百佳供應商出蠱惑<br>惠康白玉豚刺身 被揭是油魚

印尼篤爆百佳供應商出蠱惑
惠康白玉豚刺身 被揭是油魚

【本報訊】印尼駐港領事館昨日表示,已接獲當地海洋事務及漁業局的回覆,確定百佳油魚供應商海洋行曾出蠱惑要求印尼出口商,在油魚的衞生證明文件加上鱈魚的英文名稱,調查結果已交予食物環境衞生署。外界要求政府撤銷百佳食品監控部總經理張思定的食物安全專家委員會職位,昨日他代表百佳出席業界的標籤法例研究會時,向同行笑言「唔知自己遲啲喺唔喺度(專家委員會)」。記者:陳沛冰

雖然海洋行負責人曾否認要求印尼出口商在衞生證明文件加上鱈魚的英文名(codfish),但印尼駐港領事Haris昨向本報表示,印尼漁業局維持原判,確定海洋行真有其事;漁業局已向出口商及負責簽發衞生證明的實驗室人員發出警告,因實驗室人員沒核實衞生證明便簽發。
不過,漁業局無權處分海洋行,也不會禁止與海洋行的貿易往來,只能將調查結果交予食環署跟進。漁業局調查時,曾與相信是百佳的其餘兩個油魚供應商聯絡,但對方沒有要求更改衞生證明文件。
事件中責無旁貸的百佳,近日沒再就事件回應。據悉,張思定昨如常出席由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及農業界舉辦的標籤法例研討會,表現沒有異樣,有同行問他有關油魚一事時,他表現得有點無奈;被問及如何處理食物安全專家委員會一職時,他則表示:「唔知自己遲啲喺唔喺度。」

惠康已停售白玉豚

除百佳外,惠康超級市場也將油魚當作其他魚類出售,有誤導消費者之嫌。惠康昨承認,位於銅鑼灣及馬鞍山新港城的兩間分店,出售的白玉豚魚生壽司及刺身,是用可導致腹瀉的油魚製成,前晚已停售,至今未接獲有顧客投訴及查詢;如顧客曾在兩間分店購入白玉豚壽司及刺身,可連同收據退款。該公司已全面檢查所售的海鮮產品,並聯絡香港大學海洋生物學專家,進一步了解油魚的類別及資料。
據悉,食環署調查油魚事件時,將一併調查所有有關食肆及超市,若有足夠證據證明惠康違反標籤法例或《商品說明條例》,也會提出檢控或交海關跟進。

圖為早前在百佳購得的油魚。

油魚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