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楊傳廣 - 左丁山

憶楊傳廣 - 左丁山

左丁山小時候最崇拜體育明星,好似巴西球王比利,香港第一個去英國踢波嘅張子岱等等,但最令人難忘嘅當然係亞洲鐵人,十項全能世界紀錄保持人(一九六三)楊傳廣。記得一九六○羅馬奧運之時,《香港時報》每日以大篇幅報道楊傳廣與同學(UCLA)強生(RaferJohnson)力拼,爭奪十項全能金牌,可講得扣人心弦,老竇每早叫左丁山落街買《香港時報》,由亞皆老街行到彌敦道再掃到去荔枝角道,居然買唔到一張,個個報販都話《時報》賣晒;急到滿頭大汗之餘,走去上海街,行返到文明里,先至搶到一份《時報》。後來楊傳廣卒之以五十八分之微,只係得到銀牌,令人遺憾,但楊傳廣為「東亞病夫」第一次在世界舞台爭光,左丁山老竇甚為激動,希望佢在東京奧運(一九六四)爭到金牌。但係到咗六四年,楊傳廣已經三十一歲,對十項全能運動員而言,黃金時代已過,加上政治壓力大,華人世界寄以厚望,台灣最失敗一招就係送埋佢父母到東京,以為可以刺激士氣,反而令佢患得患失,臨場又話患上感冒(事後有大陸落毒陰謀論出現),結果只得第五,正是希望越高,失望越大,左丁山曾為此流淚。
楊傳廣後無來者,以今日中國大陸體育運動員之多,仍然冇法子出產一位十項全能金牌高手,可以在世運、世界錦標賽爭雄,實屬異數。前一排遇上中學體育老師,佢曾經參加東京亞運(一九五八),見過楊傳廣,以佢嘅記憶,楊當年曾有讓分畀同學嘅壓力,到咗六○年,楊以些少分數落敗畀強生,此說亦有人信。余生也晚,唔知咁多事,只係想從好嘅一面睇兩位UCLA同學在運動場上君子之爭。五十年代嘅台灣係「克難時期」,窮到燶,送窮家山胞楊傳廣到UCLA,需要唔少美金,國民黨政府可以話傾全力支持。體育老師話人窮俾人蝦,國窮亦然。「中華民國」亞運籃球隊在決賽周贏菲律賓,輸畀日本,菲律賓贏日本,以得失分計,「中華民國」可得金牌,但主辦當局判菲律賓得金,日本得銀,「中華民國」得銅牌,老師話隊長唐雪舫流着眼淚,不願領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