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於8月底約滿離任的金管局副總裁韋柏康,昨在展望本港銀行業前景時表示,環顧全球,亞洲區是增長最亮麗(shining)的市場,相信外來投資者對拓展本港銀行業平台,並藉此北望神州的興趣仍然濃厚,中資銀行亦會透過自然增長及併購,擴大在本地市場的佔有率。他預期至2010年底,內地銀行在本港銀行市場的資產佔有率,將從現時約25%增長約六成至40%
【本報訊】韋柏康預計,本地銀行體系對中資企業的貸款,亦會相應提高,稍後公布的季報數據顯示,經修訂後有關比例將升至7%。
簡化外資銀行發牌程序
除了內地銀行外,他指來自台灣或印度等外資銀行,亦有意在香港建立據點或購買銀行,此舉將令本地市場激爭更趨白熱化,現時約有10至20間海外銀行,正申請在本地開設分行或代辦處,金管局會繼續在不犧牲審慎的原則下,精簡發牌程序。
去年本港零售銀行表現良好,稅前盈利增長10.1%,韋柏康說,今年本港銀行業經營前景繼續強勁,內地業務將成為銀行07年的增長動力之一,除非有突發性事件影響,否則本港銀行的稅前盈利,即使不能重複去年的雙位數增長,最少獲高單位數增長;不過本地市場競爭激烈及利率不明朗,挑戰仍然存在。
銀行整體資產質素可望保持,他看不見令信用卡拖欠比率飆升的理由,本地樓市及按揭市場雖然競爭熾熱,惟目前按揭資產質素遠較97年時理想,該局並不感到擔心。
中港經濟及金融體系日趨融合,內地股市正熱火朝天,他認為兩地融合的程度只會繼續提高,內地市場發展對本港股市以至整體經濟帶來影響,是「自然」而非「不正常」的結果。
會加強中港兩地監控準則
對於部份本地銀行即將把內地業務註冊為當地法人機構,鑑於中港兩地在監管文化及標準上可能存在差異,會否增加監管難度?韋柏康表示,該局與中國銀監會會致力建立夥伴關係,並將以最佳守則操作,確保兩地監控水平一致及符合國際標準。
較早前中銀香港(2388)終止旗下若干從事中介滙款及找換業務的客戶關係,他否認是金管局收緊防止洗黑錢監管引發的結果,而是銀行在衡量經營成本後,終止一些回報不符要求業務的商業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