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人聽MP3後耳鳴<br>學者警告:嚴重者可致永久失聰

20%人聽MP3後耳鳴
學者警告:嚴重者可致永久失聰

【本報訊】高音量的MP3音樂灌進耳朵,振奮了心神,卻折磨了耳蝸。有調查發現,20%受訪者聽MP3後有不同程度的耳鳴,有些更把音量調至109分貝,相等於任由飛機引擎聲轟炸耳膜。有聽力學家警告,耳鳴是聽覺受損的警號,若MP3機的音量長期過大,聽力會提早退化,甚至永久失聰。 記者:白琳

聾人福利促進會及遊樂場協會訪問1,025名年齡介乎12至24歲的青少年,有230人稱聽MP3後曾耳鳴,當中逾30人認為耳鳴達嚴重程度。香港大學聽力學家區建國為曾有耳鳴的50多名受訪者檢查聽歌時調校的音量,發現有人習慣調至109分貝,等同站在飛機引擎外100米所感受的巨響。

毛細胞受損不能復原

聽力受損危機以聲浪分貝與時限計算,若人體每日待在90分貝的環境下超過8小時,聽力可能長期受損;每加5分貝,時限就減半。區建國舉例稱,若環境屬110分貝,每日聽超過逾半小時已可損害聽力,「你由尖沙嘴搭車開始聽歌,去到旺角可能已經超時,唔可以再聽落去。」
聽覺受損可分為創傷性、暫時性及永久性,前兩者分別涉及遇上大爆炸或在的士高狂歡一夜的個案,後者則常見於建築工人,或上述大聲聽MP3的青少年。區建國指出,耳鳴是聽覺受損的先兆,「好似發燒咁,提醒你身體有事。」耳鳴源於聽覺毛細胞出現退化等問題,這些細胞負責把聲音轉化至聽覺神經訊號,一旦受損就不能復原。但一般需待10多年後,問題才會浮現。一般人的聽覺神經在50多歲才逐漸退化,上述人士的聽力有可能早於30歲已開始衰退。

耳鳴加頭暈立即求醫

香港大學耳鼻喉科教授袁寶榮指出,一般MP3機的100%音量相等於打樁聲響,「即係喺隻耳仔入面打樁,每日聽半個鐘已經唔掂檔。」若這些青少年習慣馬拉松式聽MP3,聽覺受損風險相等於長期在噪音環境工作但沒戴保護耳塞的人士,「佢哋到40至50歲就要戴輔助耳機,50至60歲多數會聾。」
不過,袁寶榮強調正常人也會有耳鳴,但若同時感到頭暈、耳朵疼痛,或耳鳴強烈至影響日常生活,例如經常聽不清別人說話,應立即求醫檢查聽力。

MP3機音量對照

環境聲響:打樁
分貝:120
MP3機音量:51-100%

環境聲響:飛機引擎
分貝:110
MP3機音量:51-100%

環境聲響:茶樓
分貝:80-90
MP3機音量:0-50%

環境聲響:談話
分貝:50
MP3機音量:0-50%

《聽者心聲--瞓覺前都聽》
劉小姐 模特兒
「平日連瞓覺前都聽,但由於擔心影響聽覺,所以會校好細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