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百佳超級市場出售吃壞人油魚事件至今仍未解決,除百佳可能遭海關或食物環境衞生署檢控外,其供應商海洋行也被印尼當局指,要求在衞生證明上將油魚變成鱈魚,涉嫌將油魚蒙混過關,但該公司至今一直沒有公開回應事件,負責人行蹤神秘。印尼駐港領事館表示,昨日已接獲印尼海洋事務及漁業局的正式書面回覆,有關海洋行懷疑更改衞生證明的調查結果,並已交予食環署跟進。
有業內人士表示,海洋行成立多年,規模不算十分大,據了解只出售急凍海產,如鱈魚、三文魚及比目魚等,以前未聽聞該公司貨源有問題。
繼續營業和供貨
被踢爆將油魚當鱈魚出售後,海洋行仍繼續營業,向行家供貨,但各大傳媒到該店位於葵涌和宜合道的寫字樓查詢時,均不得要領,未能接觸負責人,在場職員亦不肯作出回應。海洋行在一間商貿網站的登記,只列明該公司出售油魚(oilfish),並沒有指有鱈魚出售。
根據公司註冊處的登記,海洋行有兩名董事,其中一名是新加坡人。印尼駐港領事館日前指,海洋行要求印尼的出口商,在油魚的衞生證明上加上鱈魚的英文名稱,不排除有人違法;昨日領事館已接獲印尼海洋局的正式調查結果。印尼駐港領事Haris表示,會先交予食環署跟進,暫不便公開調查結果。食環署表示,正跟進調查事件。
受千夫所指的百佳,除了曾公布被萬名曾進食油魚出事的市民要求退款後,再沒有公布索償數目。有指因該公司首次公布索償龐大的數目後,令公眾嚇一跳,故昨日索償限期屆滿後,不再公布索償數字,但此舉被批評為有所隱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