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定將被叮離食物安全專家委會

張思定將被叮離食物安全專家委會

【本報訊】在油魚事件中首次代表百佳超級市場站出來涉嫌誤導市民的百佳食品監控部總經理張思定,現時仍身兼食物環境衞生署轄下食物安全專家委員會的委員,但署方已決定把他叮走,若他日內不主動辭職,稍後會撤除其委員任命。另外,食環署本周五將向立法會講解堵塞問題食品的兩項新法例,包括進行全港進口商大規模登記,所有批發過程都要做紀錄,方便追蹤問題食品的來源。
政府消息透露,當時委任張思定是基於他的專業知識,但油魚事件,令公眾對他信心盡失,他若繼續留在食物安全專家委員會,公眾也會質疑委員會的公信力。該委員會暫時沒有會議,故毋須急於處理對他的委任。食環署相信他也明白不可能再留在委員會,故讓他主動辭職,否則,食環署會採取撤職這較激烈的方式,「個情形好似香灼璣咁,民政事務局都等佢自己辭職先,畀番面佢,如果佢唔識做,政府先至出手。」

擬改例禁售問題食品

公眾關注本周五政府向立法會講解堵塞問題食品的管制方法,消息說,目前食環署長有權對食壞人的食品,控告有關公司、董事、高層職員等,但無權禁售。政府已準備推行一套新制度,立法賦予食環署長權力,若確信有關食品會帶來急切的衞生安全問題,便可在憲報刊登公布,禁止售賣,但不需像現行法例,要確定已食壞人才採取行動,「咁樣食環署就可以盡快阻截問題食品」。食環署長也可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公布商號名稱,「如果批貨從無流入市面,就唔一定要公開。」
新制度又立法規定,食環署向全港進口商進行大規模登記,同時,除了市民購買外,每層批發的批發商到零售商都要做詳細紀錄,一旦有市民食了問題食品不適,食環署憑市民的單據便可追蹤來源,並且知道貨品分銷到甚麼地方,以便採取禁售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