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點通識課 - 陶傑

上點通識課 - 陶傑

《秋天的童話》裏的周潤發,對白左一句「躝癱」,右一句「仆街」,對一個小人物的性格描寫,這種語言,叫做Catchphrase。
Catchphrase,亦即「口頭禪」,但也是人物性格的標籤,例如阿Q被人打了叫「兒子打老子」,就是阿Q這個人物的Catchphrase。「你講嘢呀?」也是周潤發這個千面演員在電視劇中的另一個Catchphrase。
這類口頭禪,許多很無聊,因為喜劇人物的角色,多半是低俗無聊。阿里士多德為悲劇下定義:一個悲劇英雄,比觀眾偉岸而高貴,需要觀眾的仰視,因此,悲劇英雄最終因性格缺陷的毀滅,令觀眾哀傷。喜劇人物,卻比觀眾卑下而渺小,觀眾俯賞他們的愚行,喜劇人物的動態和言語,令觀眾發笑而得到娛樂。
英國喜劇的許多Catchphrase,家喻戶曉,像《小不列顛》(LittleBritain)裏一個叫狄費(Daffyd)的人物:金髮肥仔,娘腔打扮,穿一件透明黑紗襯衣,露出一個粉紅色的豬八戒般的乳腩,平時遭受訕笑時,不斷說:「我是這村子裏唯一的基佬」(I'mtheonlygayinthevillage)。
《小不列顛》裏還有一個角色,是一個少年流氓,叫做維奇,他口齒笨拙,語言不清,開口就是「啊,不,呀,唔係」(Yeah,butno,butyeahbut),觀眾一看見他語無倫次的笨樣,說出這種蠢話,就會發笑。
《小不列顛》是英國喜劇的自嘲之作,專門描寫英國人的狹隘和愚昧等種族偏見、粗鄙、猥瑣,一點也不紳士,角色不是肥腫邋遢,就是光頭乸型,卻成為長壽電視片集,一句也不刪剪,也沒有「勸喻」。
因為「政治正確」是英國人發明的,但又敢於推翻「政治正確」,倒過來,觸犯所有的偽道德規條,痛痛快快地笑黑人、笑阿拉伯鬼和阿差,笑自己是一個民主自由的英國社會的胸襟。對於遠東一些奉英美唾沫為經典的道德工作者,崇洋趕時髦,他們只想學一半,學不會另一半,就自以為活在一個「國際城市」,包括坐進什麼廣管局和淫審處的一干人士,這等指手畫腳的動物,是很令人厭惡而可笑的。
什麼叫做Catchphrase與何謂喜劇,是文化的通識,不懂就從頭自費去英國上寄宿學校吧,不要賴在審裁機構,告訴香港人,米開朗基羅的大衞像是「不雅」,說國際影星周潤發的一句「仆街」是宣淫,大衞像的陽具和周潤發的嘴巴,比這夥二毛子亁淨而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