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百佳出售吃壞人油魚震怒全城,民主黨昨舉行申訴及協助受害市民索償大會,約70名受害市民出席,有苦主指兒子進食百佳出售的油魚後,「屙唔出又嘔唔出」,最後需入醫院吊鹽水及檢查,並懷疑肝功能受損,批評「咁大間百佳,唔係喺大陸」,誓言要控告百佳,討回公道。
何俊仁稱或向百佳索償
民主黨至今接獲187宗有關油魚的投訴及求助。出席申訴大會的李太,本月在荃灣中心的百佳購買聲稱是鱈魚的油魚,上周日兒子進食後,「屙唔出又嘔唔出,連行都行唔到」,結果需請病假一周,上周四進入港安醫院吊鹽水,但病情沒有改善,再轉到仁濟醫院留院,並照腸及胃鏡。醫生確診是因進食油魚引致食物中毒。李太已向百佳登記,要求賠償千多元的醫藥費。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表示,市民可就進食油魚所引致的痛苦、醫藥費、交通費及工作受影響而索償,但需提證據。該黨會先與百佳及有關食肆聯絡,希望受影響市民獲合理賠償,若有關公司在1至2個月內沒有回應,便會選擇數個代表個案,向小額錢債審裁處申請索償。
海洋行被指要加鱈魚名
另外,根據印尼海洋事務及漁業局的調查,百佳的油魚供應商海洋行明知從印尼進口的是油魚,卻要求當地出口商在衞生證明上,除寫上油魚的拉丁文外,亦同時寫上鱈魚的英文名稱(codfish)。海洋行負責人譚先生昨日否認有此要求。但印尼駐港領事(貿易)Haris向本報表示,今日或會接獲正式書面回覆調查結果,暫不評論海洋行的言論。他指,海洋局調查時向出口商查問,出口商指是應海洋行的要求,「每次出口都有衞生證明,海洋行由一開始,就要求進口商在衞生證明上,加上鱈魚的英文名,所以每張衞生證明都咁樣寫」。
海關發言人表示,已搜集足夠證據向律政司尋求法律意見,以確定油魚標籤上的商品描述,根據《商品說明條例》,是否構成虛假商品說明,如證實有人違例,會提出檢控。
惠康發言人表示,每日出售100包由海洋行供應的油魚,標籤寫了鱈魚,因海洋行向公司出示的衞生證明及出售的產品有問題,正研究是否向海洋行索償;至今接獲380名市民就油魚事件查詢及索償。百佳發言人未有回應事件,指今日是顧客索償及退款的最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