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上周四公布去年中國經濟增長10.7%,是11年來最大增幅,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雖然放緩,但仍維持24%增長。市場憂慮內地經濟及固定投資過熱,情況與04年相若,擔心中央快將推出新一輪宏調措施,冷卻經濟。
回顧04年,國內經濟增長接近10%,促使中央實行一連串宏調措施。當年3月及4月底推出的措施,透過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及壓抑過度投資行業,港股首當其衝,恒指及H股指數由3月初至5月中分別累跌近3000點及1600點,跌幅21%及30%。
去年中國經濟增長近11%,是自96年以來最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4%,反映經濟已過熱。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內地通脹一直保持低水平,但去年12月通脹突然由1.9%急升至2.8%,增加了中央透過加息調控經濟的可能性。美資證券行摩根大通及高盛均相信中央將會推出新一輪宏調,其中摩通估計本季內加息0.27厘。
與04年狀況相似
04年內地經濟狀況跟現時相似,不禁惹人遐思。財經研究組借鑑04年,衡量未來實施新宏調措施的機會。04年首季經濟增長近10%,主要受信貸及投資增長強勁所帶動,當中固定投資增長逾40%。
當年為冷卻過熱的經濟,中央3月底宣布自4月25日起,提高資本充足率過低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息率0.5個百分點至7.5厘,其他準備金息率仍為7厘。受消息影響,恒指及H股指數4月初開始下跌。4月尾再傳出中央要求銀行5月1日前不得再對企業放款,令港股跌勢加劇。
針對行業作調控
由於鋼鐵、電解鋁、水泥及房地產等行業出現過度投資,中央04年4月底調高這些行業新項目的資本金比例,藉此調控過熱行業。資源股方面,鞍鋼(347)、中鋁(2600)、海螺水泥(914)及江銅(358)4月初高位至5月中開展急劇的跌勢,累積跌幅介乎50%至55%。中資地產股方面,中國海外(688)、合生(754)及華潤置地(1109)期內累積下挫11%至40%。
電訊股的影響亦不少,中移動(941)、中電信(728)及聯通(762)由4月初至5月中,較高位累跌介乎17%至31%。以此總結,宏調對資源股及地產股影響最大。
當時恒指、H股指數及紅籌指數同樣受宏調影響而急轉直下,由3月初至5月中,三者分別下跌近3000點、1600點及500點,跌幅為21%、30%及31%,直至年底才重返3月初的高位。
現時大型國企對港股的影響越來越重要,去年H股及紅籌股佔港股成交逾五成,如果中央推出新一輪宏調措施,勢必影響港股,故04年宏調對港股的影響具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