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熱凝法約於2001年引入香港,多用於不適宜開刀切除癌細胞腫瘤的病人,原理是利用導管把刺針直接插入腫瘤,並以正負極電流震動癌細胞,令癌細胞磨擦產生熱力,繼而壞死。
據美國南加州大學肝病中心研究指出,以直徑3厘米的腫瘤為例,用攝氏50度高溫持續10至15分鐘熱凝,即可消滅腫瘤。但儀器最高可產生高達100多度的熱力,足以燒壞器官,所以具一定危險性。
該手術好處是其針對性的局部治療,對病人副作用較少,手術後一般毋須留院。隨着技術成熟,由最初只可治療1至2厘米的小腫瘤,至目前可以治療直徑達5厘米的腫瘤。除私家醫院外,本港部份公營醫院也有利用射頻熱凝法治癌;數年前私家醫院收費約10萬元,現時約3萬元。
新聞資訊研究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