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短片網站夠自由,讓全球網民發揮創意小宇宙,自製短片放上網,造就出一代Web2.0神話,成為點擊率爆棚的網站。一年成名,YouTube去年更獲Google以16.5億美元(約128億港元)收購。兩位創辦人陳士駿和赫爾利(ChadHurley)成為年輕億萬富豪,也有少數網民憑出位短片名成利就,但在YouTube撐起半邊天的無名網民卻只有fun沒有利。赫爾利前天(周六)就在世界經濟論壇上,揚言要引入廣告,把酬勞和無名網民共享,希望錢字行頭,能刺激創作。
「我們的網民數量越來越多,足以讓我們透過分享收入,促進創意。」現年30歲的赫爾利在瑞士達沃斯(Davos)的世界經濟論壇說。
研「音頻指紋」辨識版權
共享廣告利潤不是新點子,2005年10月一個類似YouTube的網站Revver已引入這機制,聲稱將廣告收入的一分一毫,都會平均分配。YouTube如何分配廣告利潤,赫爾利賣關子,現時只知道YouTube已開始研究一個收入共享機制和辨識影片版權的「音頻指紋」技術,只要網民是短片的版權持有人,即能分一杯羮,並一箭雙鵰地解決版權。
YouTube每天瀏覽量高達7,000萬,一個分享廣告利潤的機制,是效法其他網站,在每段短片前面,強制播放三秒廣告畫面。短片之前賣廣告,肯定令一些網民覺得煩。曾參與麥當勞、滙豐銀行廣告製作的廣告人「阿奀」就說:「迫人睇廣告,年輕人就唔睇。」
還有一個可能性,就是仿效Google旗下的AdSense廣告系統。Google的AdSense廣告系統聰明絕頂,能自動搜尋個人網站或網誌的關鍵字眼,找出內容相關的廣告,既扭轉傳統彈出廣告神憎鬼厭形象,又變相令網站內容增值。
YouTube雖以播放短片為主,但每段影片的內容簡介和標籤(Tag),都能成為AdSense的搜尋對象。換句話說,YouTube可按照短片的內容,分發廣告到各短片,給短片增值,譬如港產巴士阿叔有壓力,可能分配鎮定劑等廣告。但這個廣告分配機制會複雜得多。
恐將YouTube變廣告平台
YouTube創辦人之前曾說自發拍製短片能激起創意,但現在要分廣告利錢給短片版權持有人,赫爾利說那更能刺激創意,尤其是讓網民取得利錢,加強短片質素。用錢帶動創意,本質跟YouTube短片最緊要好玩的誘因絕對不同。用錢能否激勵創意,工作講創意的廣告人「不死英雄」說,錢和創意沒有衝突,有了錢的誘因,YouTube人發揮創意會更精益求精。
但往錢看,創意中將有更多計算,一如廣告。「不死英雄」不諱言,有錢分,肯定有廣告人跨界創作更多短片,引爆宣傳效應。去年一齣「神豬俠侶」短片紅爆YouTube,殊不知短片原是Levi's的宣傳短片,叫網民有被騙感覺。YouTube短片跟廣告結合,怎樣能令人不反感,要考智慧了。
美聯社/MSNBC/英國《泰晤士報》/本報記者
GoogleAdSense賺錢方法
‧採用Google搜尋技術
‧根據網站的內容、網民身處的地區,找出最貼題的廣告
‧廣告形式有文字、圖像,甚至影片
‧每點擊一次,或廣告每千次曝光(CPM,即僅在網站出現1,000次,沒有被網民點擊)所得利潤,約30至70美仙(約2.3至5.5港元)
YouTube現時賺錢方法
‧用戶可自行發布影片,但不能更改網頁設置,即是不能安裝GoogleAdSense
‧就算短片紅遍全球,也不能直接獲利
‧能透過短片提高知名度,登台、出書,間接賺錢
預料YouTube和GoogleAdSense結合
‧每一段短片都分配到GoogleAdSense
‧短片越多人瀏覽,點擊GoogleAdSense的機會越大,賺錢機會越高
‧YouTube短片題材有熱門有冷門,如果逐一配對廣告,正好結合成一道長尾式經銷模式─瀏覽量低的短片也能賺廣告錢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