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br>皇馬民主 車仔獨裁

特稿
皇馬民主 車仔獨裁

皇馬和車路士是銅臭味最重的球隊,效力的球星們亦都被視為金錢奴隸;然而,奴隸們終於在1月發動革命,用行動證明他們不是光向錢看。但兩場革命的最大不同在專制與民主的球隊文化。
皇馬的銀色革命由球員為首,反對包括教練卡比路在內的管理層,領導者包括魯爾、卡斯拿斯等,使原本鬆散的更衣室也頃刻變得團結;相反,車路士的藍色革命則由領隊摩連奴為首,挾球員的支持以令老闆阿巴莫域治在轉會上妥協。

皇馬靠選舉革命

眾所周知,車路士屬於俄羅斯富翁阿巴莫域治「私有」,他就是球會的皇帝。皇馬則不同,會長每4年競選1次,由6萬多會員一人一票選出。不同的制度引起兩隊革命黨不同的反應,車路士球員不斷發言支持摩連奴抵抗球會,皇馬球員則很快靜下來,因為夏天的選舉可透過選票換個新領導人。
皇馬和車路士革命的前景如何?前者很快就失去激情,並將一切交給選舉制度來糾正,後者雖繼續批評球會,但萬人之上的阿巴莫域治可以換個領隊,撤掉整支球隊換上全新的22人。因此,在缺乏制度的地方,革命的成功近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