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內人隨筆:麥當勞有失風範 - 尹思哲

案內人隨筆:麥當勞有失風範 - 尹思哲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報道,麥當勞歐洲市場的最高統帥DenisHennequin,由04年上任至今,成功將公司的歐洲銷售額和顧客人數提升,去年的成績更是過去15年來最佳。麥當勞在歐洲的形象向來欠佳,Hennequin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設法令餐廳的運作變得更透明,當中包括搞開放日、推出食物營養標籤、落實本土化等等,結果成績有目共睹。
事實上,Hennequin搞的增加透明度措施,其實算不上甚麼新意,香港早已有之。思哲雖然去過歐洲,但沒有幫襯過當地的麥當勞,對於麥當勞的印象,仍是圍繞本港分店的經營情況。印象中,麥當勞的食物健康和員工薪酬問題,經常遭各方詬病,不算甚麼新聞,反而是洗手間的環境,較少有人談論過。
像思哲這一代,見證着麥當勞成長,不得不讚麥當勞食物水準的穩定,十年如一日,QC之佳已臻化景;至於服務效率,店員一分鐘內基本上已大致能將食物送上,合格;很可惜,麥當勞的洗手間環境,則令思哲十分失望,除了部份開設於商場的麥當勞外,一般麥當勞餐廳內的洗手間,絕大多數都狹窄得很,以思哲早前幫襯過的一間旺角24小時營業麥當勞為例,莫說要伸直雙手,根本就連轉身也不方便,衞生環境就更不用說。
食肆歸根究柢是鬥食物質素,麥當勞在全球取得空前成功,品牌無人不曉,思哲當然不會懷疑其經營手法,可惜在營造完全屬於顧客的空間上,似乎仍有值得改善的地方。

與理念背道而馳

所謂完全屬於顧客的空間,簡單而言,就是指一間食肆能否令顧客感覺舒服?關鍵除了講求食物質素和服務外,就是店舖能否營造令顧客有置身屬於自己空間的感覺。不少食肆經營者一知半解,以為採取譬如落地玻璃、半開放式廚房、柔和燈光、高樓底等設計,就等如營造出一個完全屬於顧客的空間,這種想法並不足夠。他們其實忽略了(或吝惜去理會)洗手間的重要性,因為一個空間充足、清潔企理的洗手間,對於食肆營造這種感覺,其實同樣不可或缺。
以麥當勞為例,就算食物水準有多好,廚房的設計有多開放,服務員有多高效率,只要洗手間這個環節一日不正視,就等於與創造一個完全屬於顧客空間的理念背道而馳。一般小型食肆懶得講究洗手間問題,思哲無話可說,但假如像麥當勞這樣一個龍頭級跨國飲食集團,也對問題視若無睹,不是有失風範,就實在是小家子氣。
案內人隨筆網誌:
http://wanszezit.wordpress.com/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