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管局伸出一隻毛手,狎弄港產片《秋天的童話》,指片中周潤發的對白「粗俗及惹人反感」,引起影視界憤怒。另一隻手,又棒打「同志」,缺乏常識,把香港社會的什麼主流支流,通通得罪遍。
說廣管局「保守」,侮辱了「保守」(Conservative)這個字眼。英國的保守黨,出過邱吉爾和戴卓爾夫人這類世界級領袖,領導文明世界,戰勝過納粹和蘇共帝國,「保守」這個形容詞,是一個傑出的政黨的名字,廣管局這伙小眼睛小鼻子的男女,也配跟英國的一個政黨品牌穿上同一件外衣?得了,可撒泡尿照照吧。
廣管局不是保守,而是愚蠢。一個社會,讓一群愚蠢的人來組成廣管局,曾蔭權即使撥款一百億成立十個「電影局」,也沒有用。
管理電影、電視、報刊雜誌,沒有一點文學藝術、宗教歷史的文化博學是當不了的。香港的什麼廣管局、淫審處,由法律界、教育界、親中愛國社團的「精英」來出任。過去幾十年,這批人從來沒有受過通識教育,只受過殖民地時代親英或親中的奴化教育。香港是個重理工、輕文史的功利社會,殖民地時代,廣管局由英國人領導,即使是在牛津街掃樹葉的英國清潔工人,調來香港,也隨時能當個前線指揮的幫辦,英國人主理廣管局,對於殖民地愚民的無知「投訴」,懂得分寸,因為在英國,小說《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和王爾德的作品,一百年前就因為審查而鬧成政治官司,從維多利亞時代起,出版言論自由的演進,一個殖民地英國官員,多少是知道的。這點歷史的厚度,大陸的流行話,就叫「文化底蘊」。
因此麥理浩時代,由英國人當老闆的麗的電視,黃金時段的電視劇,就有這樣的場面:一個情婦,半裸趴在雙人牀邊,含情脈脈地看着正在扣鈕穿衣的一個男人,嗲嗲地說:「小心呀,返去重要同老婆交貨㗎。」一個投訴也沒有。
特區時代,廣管局的一干黃臉孔「當家作主」了,他們沒有全面的文化修養,不管是律師還是教師,懂得喝紅酒、炒股票、合資當馬主,或者唸毛語錄、去澳門揼骨,沒有受過文化通才的文史哲藝訓練,全是知識和邏輯的二等公民。
讓他們來「廣管」、「淫審」,婆婆媽媽中國家長的一套,當然就小農DNA的都發作了。今天是廿一世紀,審裁員自己的子女,至少有三分一,或已在明明暗暗的「搞基」、「玩呢」了,由周潤發角色的嘴巴,到大衞像的雞巴,這等廣管淫審人員,不論愛國份子還是洋奴二毛子,認了吧,照照鏡子,快別佔着這個毛坑的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