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了黎智英學煮鮑魚的理論,因此最近興起決定學樂器。在眾多樂器當中,突然很想去學烏林管(UilleannPipe)。它是歐洲風笛的其中一種,是愛爾蘭的民族樂器。由於要和蘇格蘭風笛(GreatHighlandBagpipe)區別開來,因此我們會稱呼它為愛爾蘭風笛。
在結構上,愛爾蘭風笛是個皮囊上面插着五根細管,皮囊的另一端連着一根類似笛子的出氣孔,透過控制細管上的氣孔,用以改變音調。
蘇格蘭風笛是用口吹,而愛爾蘭風笛則有點像手風琴,透過胳膊夾着皮囊去演奏。在音色上,感覺更加低沉,營造出哀怨蒼涼的氣氛。這樣說好像很空泛,但著名電影配樂大師JamesHorner對愛爾蘭風笛鍾愛有加,像《驚世未了緣》(Braveheart)和《鐵達尼號》(Titanic)當中的主題音樂,開場就是用上了愛爾蘭風笛,突出了愛爾蘭高地的那種蒼涼。
我好希望學習吹奏這種樂器,只是一查之下,香港竟然沒有這種樂器發售,要買就得在網上郵購。即使買了也可能找不到人教授,但樂觀來說,要是練得一手好的愛爾蘭風笛,就將可成為香港唯一演奏的人,也可以替自己作配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