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麵包」呢個名真係老土到爆!
據說碗仔翅來自五十年代廟街「倒潲水」,也就是將到酒家吃大餐的那些貴人唾液中留下來的殘餘東西,廢物利用撈埋一碗賣給那些沒錢又想吃翅的蠢蛋消受的,想起來都要吐!我情願吃粉絲+豆粉+瘦肉做的A貨,沒營養,總好過嚐朱門的臭酒肉。
「生命麵包」其實就是營養這個詞語現代化的起點!
白白滑滑的一小片,塗牛油、果醬,甚至抹一些鷹嘜煉奶都很美味,母親最初買回來給我們幾兄弟姊妹吃時,何止是新鮮事物,簡直就像上天掉下來,超時代的東西,自然是你爭我奪,食多一小塊都要擺出身為大哥的惡相。後來天天都吃,有段時間早上睜開眼睛看到枱面上的生命麵包就感到討厭,年紀稍大甚至衝着母親唸唸有詞,差點因為被迫吃這些麵包而離家出走。如今想起來,這幾十年來自己生活的頹廢,把健康努力地摧殘,到現在還能倖存,不得不感謝母親那些生命麵包。
真慚愧,到現在我都不知道一條生命麵包賣多少錢,以那個年代的收入,差不多每天都買一條生命麵包,肯定是十分奢侈的行為,如此努力地在扁平的錢包找錢出來買這些東西,當然是母親相信了那些偉大的廣告,說這是最新最有營養的食物,對於發育中的小孩很有好處。營養這種東西在今天不只沒地位,幾乎成了反面教材,減肥瘦身還來不及,把人吃得肥肥白白的麵包,聽見已經怕怕,「生命麵包」其實在1960年已經出產,但直到70年代才真正流行起來,香港人開始講究營養,「生命」這個詞語從前等於「生存」,現在卻是代表了要活得健康,一種隱約的資本主義中產階級意識開始撒播開來,最重要的它還是我們中國人,甚至是香港自己生產的,還未受過於崇洋的國民意識影響,於是跟白花油、紅A水桶、維他奶這些港產物品一樣,生命麵包成了某種自我安慰的中國現代化產物。
原來我的母親當年是這麼「前衞」的,「生命麵包」對於我是愛心的深刻印記。怎麼?你頂唔順狂嘔?但這卻是我很想對母親說,而又不好意思當面說的真心話。
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