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過日股窩輪,見識過中東股災,經歷過科網股狂潮,我深知甚麼是泡沫。對於中國今日的金融體系,我只能用「紙牌搭成的房屋」來形容,注定要倒塌,而且其震波將波及環球金融市場。相信此事很快就會發生,何解?
經過A股及H股去年暴升後,中國股市的總市值已達1萬億美元。去年底狂炒中資銀行股,令人懷疑自己處身夢幻世界中:由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及官僚控制的銀行,怎可能比滙控(005)、瑞銀和德銀值錢?工商銀行(1398)的P/B高達4.51倍,PE達30倍;滙控呢?才2.26倍和14倍;德銀就更低了,不過是1.98倍和10倍。
泡沫將爆破
現在所有大銀行都跑到中國叩頭,請不要忘記,他們跟80年代造成拉美債務危機的那一班人,根本同屬一羊群。
想當年,花旗銀行的主席兼行政總裁WalterWriston向華爾街保證,說「國家是不會破產的」。可是他錯了,拉美國家相繼破產,要不是沙地王子肯做白武士,花旗集團今天會如何,實在難說得很。
多虧中資銀行股來港上市,去年本港新股集資總額竟超過倫敦。工行招股把這股蔓延全球的狂潮推上頂峯,總值220億美元的新股招股,認購總額竟達5000億美元。投資者若是理性,怎會以如此昂貴的價錢,去認購會計標準、公司信譽和透明度仍是接近毛主席時代的銀行和企業?投資者的這種情緒和行為,無異於2000年科網狂潮之時,相信各位還記得,當時各大投資銀行爭相發表報告,廣告天下為何應該投資未賺分文的科網股。
中共今年11月會召開黨大會,我恐怕在此之前可能會發生「地震」,震散股市。人民銀行已提高銀行的存款儲備金比率,又收緊對樓市、股市投機者的信貸,這種做法,令人想起90年代日本央行加息刺破泡沫的往事。中國肯定將有大跌市,問題是何時發生而已。
最少跌30%
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經濟復興,對此我絕無懷疑,我亦樂於投資於不交收遠期人民幣合約(我仍深信,2012年時,1美元只能兌4元人民幣)。只是現在的過度狂歡,很快以流淚收場。胡主席和溫總理一定不想這個「流淚收場」在黨大會前後發生,遑論北京奧運之時,所以他們或許寧願現在就宰了那頭金熊貓。
請記住,中國的貨幣政策只有大鐵錘,缺乏貨幣市場和債市等微調工具。胡主席和人行現在要控制貸款增長,而貸款正是內地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人行行長周小川較早前矢言要冷卻過熱的資產市場,事實上,樓市和股市泡沫,已令北京領導人大做通脹噩夢。
對於擁有16萬億元人民幣儲蓄的中國人來說,在股市賭博已是一種全國性的運動。如果政府在此時干頂,刺破上海股市的泡沫,中國股份最少跌價30%,到時可能觸發全球股市崩潰。
金融市場瞬息萬變,各位不妨看看銅價和油價,去夏以來,兩者均已暴跌40%,股市又會如何?中國人有句說話:「小心駛得萬年船。」各位投資者,要小心了。
[email protected]
(本欄隔周逢星期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