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力量撐巨企增長<br>基金揀投資 環保成關鍵

綠色力量撐巨企增長
基金揀投資 環保成關鍵

美國總統布殊上周二發表國情咨文談到的環保大計似乎不切實際,鼓勵開發替代能源的成效亦令人質疑,但事實上,美國大型企業都不會呆等政府推出新政策,因為環保策略已成為企業能否持續增長的關鍵,亦是企業行政總裁的首要任務,投資銀行亦視之為評估股份投資前景的重要因素。

【本報綜合報道】任何可提高盈利的策略、受社會認同的產品和可改善效益的科技,都可為企業增加競爭力,因此,近年已愈來愈多美國企業依賴綠色力量來強化增長動力。這些企業不斷在工作環境、日常運作、產品和服務上加添綠色元素。DeloitteConsulting主管PeterMiscovich指出,環保的定義不再單純是保護環境,而是可大大提高全球企業質素的工具。

改善環境增股東回報

綠色策略會成為企業改革的主流,因為在改善環境和社會利益的同時,企業亦會獲得更多盈利,股東擁有更高回報。綠色辦公室除可減低電力等開支,亦有助吸引人才。花旗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弗萊厄蒂坦言,員工十分關注環保,尤其是年輕銀行家,因此提高環保質素成為招攬傑出人才的重要策略。全球100個國家擁有逾1.3萬項物業的花旗,已承諾於2011年前將大廈的溫室氣體排放降低10%。

大行專人研企業環保

沃爾瑪亦不甘後人,其位於達拉斯和丹佛附近的綠色零售廣場,正不斷試驗新科技和應用新的環保物料,希望能擴展至全球分店採用。沃爾瑪亦計劃在未來3年,將該旗艦店的效率提高25%。同時每年花5億美元研究新技術,令現有分店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7年內降低20%。行政總裁斯科特對員工表示,公司長遠目標是百分百應用再生能源,實踐「零污染」,並售賣有助保護天然資源和環境的產品。
通用電氣行政總裁伊梅特亦非常有決心,每年投入數十億美元,冀能領導環保產品市場,包括風力發電和混燃引擎。
此外,願意承擔社會責任的環保企業亦越來越受互惠基金青睞,資料顯示,計劃投資於這類企業的互惠基金,已由1995年的120億美元急增至2005年的1780億美元,升幅近14倍。
由於越來越多投資者希望獲得企業的綠色資訊,投資銀行如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都要成立專責小組去評估所有相關因素。
事實上,全球具遠見的企業都開始製造環保產品和鑽研環保科技。在歐洲,歐盟已迅速提高了環保標準,這為企業帶來大量新商機,例如芬蘭公司Proventia就生產可將電視機和電腦屏幕物質循環再造的機器。
環保產品的發展潛力已毋庸置疑。暢銷書《世界是平的》(TheWorldIsFlat)作者湯馬斯佛里曼都認為,環保將成為21世紀的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