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將至,團年飯及開年飯不缺少象徵「年年有餘」的鮮魚,但其實港人吃飯餐餐有「餘」,餘下白飯、餸菜……,有綠色團體指出,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港人每日浪費3,154公噸食物,全年浪費逾100萬公噸的食物,足可填滿210個香港大球場的食物被棄置於堆填區,令堆填區壓力百上加斤。
兩成人從不吃清飯菜
綠色學生聯會於去年10至11月在多間連鎖快餐店外訪問了近千人,只有13%受訪者表示平日可完全吃掉一碟飯連餸菜,有兩成人表示從來不會吃掉所有飯菜。未能完全吃掉飯餸,即87%的受訪者中,有56%表示剩餘三成以下的飯餸;剩餘三至六成及六成以上的,則分別佔35%及9%。
綠色學生聯會「有衣食運動」發言人羅文雪指出,「現場觀察所得,浪費飯餸的主要是OL及學生,他們大多剩下白飯」,她解釋,都市人「怕執輸」,不會主動向服務員提出「少飯」,所有顧客獲「一大殼飯」,「佢哋諗住畀咁多錢,無理由叫少飯餸,寧願食剩!」
羅說,本港缺乏妥善處理「廚餘」的措施,現時大部份廚餘棄置於堆填區,以05年來說,廚餘佔堆填區整體處理廢物的34%,擔心堆填區加快飽和。她指,亞洲不少地區有完善系統處理廚餘,如日本會將廚餘分解,作為堆肥材料;台北市民也需購買廚餘袋盛載廚餘,「但係香港嘅源頭分類根本做得唔完善,啲人將垃圾、食物撈埋一齊掉,無可能分解到!點拎去做肥料!」
建議推行按份量收費
大快活快餐有限公司市務總監鍾志超回覆記者查詢時表示,顧客很少主動提出「少飯」,美心集團公關部則指,一向有制訂食物份量及標準,也會因應客人需要,而作出適當調整,但羅文雪說:「顧客通常喺見到碟飯先覺得飯太多。」
羅建議,市民有責任減少食物浪費,「市民要自覺,主動向服務員提出少飯、少餸」;另外,快餐店也可推出按份量收費,又或「少飯」優惠。
記者 黃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