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莉宣布參選美國總統,不但使克林頓家庭的親信喜出望外,對以敵視希拉莉為業者,更是從天而降的禮物。反希拉莉產品,從T恤、滑鼠墊甚至護襠,無奇不有;攻擊希拉莉的書籍和網站更是排山倒海。這門產業將迅速壯大。
過去六年來,希拉莉極力化解這股衝着她而來的仇恨,力行中間路線。在墮胎和焚燒國旗等議題上,她積極拉攏右派支持,亦支持美國攻打伊拉克。去年參議院改選,她在選民傾向保守的紐約州,贏得61%選票。
然而,發源自文化界右派對她的攻擊並不會輕易減退。怕這個身為專業人士的成功女性,輕視土裏土氣的家庭主婦。恨這個一意孤行的自由派,一心推動全國公共醫療服務和其他龐大的官僚怪物。不屑這個自命不凡的左派,靠丈夫的關係撈取權位和財富。況且,她的丈夫──那個嬰兒潮出生的放縱小子──竟一再擊敗共和黨候選人,正是右派的頭號公敵。
希拉莉支持出兵伊拉克,亦使她樹立不少左派敵人。去年她在一左派組織發表演說,明言反對即時撤軍,聽眾大喝倒采。左派博客經常批評她摧毀民主黨的傳統價值。
較清醒的左傾人士,明白希拉莉並非共和黨人士所標籤的激進左派。希拉莉向來親近商界,是虔誠教徒,亦支持改革福利制度。若右派視希拉莉為左翼自由主義者,則左派則懷疑她將延續親近商界的克林頓路線。
希拉莉的白宮之路,一起步便有不少優勢。民意調查顯示,共和黨的麥凱恩或朱利亞尼均不是她的對手。希拉莉只要比二○○四年的克里多勝出一個較大州份,便可入主白宮,而目前民主黨在俄亥俄州有很大優勢。
這股仇恨既使共和黨忽略希拉莉的強項,亦令他們表現出惡毒刻薄和厭惡女性的醜惡一面。右派將希拉莉跟墨索里尼和撒旦相提並論,民眾只會視為瘋話狂言。上次大選,布殊的選票僅比克里多出3.5%,其中2.5%是白人女性選民。若共和黨在選戰祭出厭惡女性的策略,很可能流失大量女性選票。
早在九十年代,克林頓的兩次總統選戰,希拉莉早已習慣應付保守黨的攻擊。她可能利用這一股針對她的人身攻擊,把自己塑造成瘋狂左派與憤怒右派的中間選擇。
她贊成設定駐伊美軍上限,但反對即時撤軍。她最近接受訪問,說在伊拉克問題上,「我總是如慣常一樣,是孤獨的中間派」,其辭若有憾焉。○八年總統大選,也許她的中間路線不再那麼孤獨。
TheEconomistNewspaperLimited,London,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