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競選,據說連任之後,會改組司局級官員,一些政治勢力想分幾個官來做做,向特首要好處。
如果特首是所謂政治家,就不會怕分官。一些在荒野間餓得很久的「政黨」,求官若渴,想做官嗎?可以分幾個給你。
在外國政壇,分官也是政治權謀的一種,因為有些官位表面風光,其實機關陷阱密布,就像英語說的,叫做「毒酒金杯」(PoisonedChalice)。
五十年代末期,英國工黨還是在野黨,那時工黨領袖葛斯克,跟黨內的威爾遜不和。但威爾遜很有魅力,他當影子財相的時候,彌合了黨內左右派的不和。威爾遜的聲望高,葛斯克委任他當了影子外交大臣。
影子外交大臣,就是質疑當時保守黨首相麥美倫的外交路線的。麥美倫與美國總統甘迺廸很有交情,當時歐美都很防蘇反共,工黨在歷史上比較左傾,當影子外交大臣,要時時質疑麥美倫的反蘇路線,是會跟民意對立的。威爾遜的辯才好,葛斯克偏偏讓他當影子外相,叫他反蘇也不是,反美也不行,一心想他在夾縫中廢了武功。
二十年後,戴卓爾夫人當政。保守黨人韓達德早年做過外交家,最想當外相。戴卓爾夫人認為他有野心,偏不讓他當外相,叫他做北愛事務大臣。愛爾蘭共和軍時時放炸彈,這個職位,是會隨時沒命的,但韓達德一聲不響,還是接了下來。
大選勝利,戴夫人連任,韓達德還是很想辦外交,但戴卓爾夫人硬是不放,叫他做內政大臣。內相統管警察、監獄、移民入境處,是最麻煩最多人罵的官職,韓達德根本沒有興趣,但忍辱負重,還是硬着頭皮接了手。
威爾遜飲下了苦杯,幾年之後,葛斯克暴斃,威爾遜當選工黨領袖,還做了首相。
韓達德也飲下了戴卓爾夫人給他的這杯毒酒,幾年之後,戴卓爾夫人倒台,馬卓安繼位,為了要給戴夫人一點好看,韓達德當了外相,完成了心願。
今日的特區,「金杯毒酒」的官職就是「民政事務局」和「教統局」首領。這兩個職位,誰當了,誰都會長期遭到文化界和家長教師問候其令壽堂,誰特別有孝心,就讓誰當好了,曾蔭權手上有這麼兩塊肥肉,誰流口水,丟給誰,肉裏明明有老鼠藥,但權力這回事很怪,餓急了,連毒肉也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