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 - 陶傑

溫哥華 - 陶傑

香港人移民,最愛溫哥華,貪圖溫哥華天朗氣清,有一個比港島面積更大的史丹利公園,參天巨木,小松鼠追逐,溫哥華離香港只有十小時飛機航程,冬天不像多倫多一樣要剷雪,民主自由,是一個天堂。
但溫哥華雖然完美,最大的問題,是溫哥華其實是一個缺乏激情的城市(ACityWithoutPassion)。
一切都太安逸,老人孩子、婦女和失業者,生養死葬,由政府照顧統包。一生住在溫哥華,會寫不出小說,拍不出電影,創作不出一部扣人心弦的漫畫,因為溫哥華沒有陰暗面,絕無瑕疵,連街上的乞丐也那麼彬彬有禮、四肢健全,溫哥華的市民三代都回憶不出一件悲情慘事,四肢遲緩,思想呆頓。花開花落,雪展雲舒,溫哥華這種城市,一百年都迸不出一閃火花,也拼不出一個哲人的半句Quotation。
不像巴黎、羅馬、倫敦,是王爾德、柯德莉夏萍、蘇菲亞羅蘭、海明威這類人眷戀過的城市,留下一頁靈感,一閃笑靨,以及生死契闊的無數件Affair,緋紅和淺紫癡纏,香煙和夜杯交錯,這些地方,都是CitiesofPassion。
而香港,二十四小時都在賺錢交易,旺角的魚蛋、尖東的夜總會、福臨門的魚翅、鏞記的燒鵝、恒生指數和高爾夫球、電視劇加卡拉OK,香港是一座金輪常轉的遊樂場,但香港人都沒有激情,生性保守,道德包袱很重,香港不是一座CityofPassion,是一座充滿生命的城市──AcityofLife──但是公認缺乏靈魂,同時也是ACityWithoutSoul。
至於中國大陸的上海,還有大連和青島,雖在華東沿海,「經濟發展」神速,但這些都不是國際公民願意永久移民和繁殖下一代的首選,充其量可以說,上海是一座CityofProfit,連Life也有點可疑,如果閣下的後台和脈絡搭對了天梯。
溫哥華的來客,香港人每年「接待」了不少親戚和舊同事,還有七十年代的藝人和知識份子。他們拖着一副遲緩的身軀,好像對世界的一切都提不起興趣。那裏有福利、有公園、有海鮮酒家,也有民主和人權,就是少了一點激情,比較適合老來的香港人──Well,在香港逆來順受了大半生,到溫哥華,是一個順來順受的歸宿。一生就如此安穩渡過了,一起往溫哥華去,或許這就叫自求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