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海及深圳綜合指數昨雖曾隨美股及亞洲區股市分別回落4.78%及4.42%,但在金融、鋼鐵及3G電訊股帶動下強力反彈,最後更轉跌為升,滬綜指一度升越2900點,收報2882.56,升25.19(0.88%),深綜指收報683.98,升8.2(1.21%),成為亞洲區內除印度外反彈最強的股市。
人行暗示暫不加息
由於內地去年第4季經濟增長及12月通脹率超預期,引發人行即將加息的揣測,加上工行(1398)的23.5億股禁售A股股份下周一解凍,工行及國壽(2628)A股曾分別挫7.2%及5.73%,但人行行長助理易綱昨日表示,目前央行對資產價格上漲風險,只去到關注程度,暗示不會立即加息,工行及國壽A股收市跌幅收窄至0.38%及1.42%。
然而市場亦不應掉以輕心,因總理溫家寶昨已明言,為防止大起大落,從年初開始,要合理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加強貨幣信貸管理,並搞好土地調控與管理,防止投資反彈及信貸投放過多。
中型銀行則受深圳發展銀行預告,因利差改善,去年純利料增加3至3.5倍的消息刺激,浦東、民生及華夏均升停板,招商銀行(3968)A股最多升8.09%,收市升6.59%。
國家稅務總局提出,今年其中一個工作重點,是研究完善有關支持資本市場發展和國有商業銀行改制,以及電信業、轉讓土地使用權相關的營業稅政策。申銀萬國分析員李慧認為,目前銀行的國有商業銀行營業稅達5%,只要降低1個百分點,對銀行、證券及保險公司均屬利好消息。
國資委監控國企炒股
滬深兩地昨日總成交仍高達1271億元,面對股市泡沫日增,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全國工作會議上,告誡國企公司應老實做實業,不要做投機,而國資委正與中證監聯手建立信息網絡,加強對國企進出股市、轉手交易的實時監控,同時正為股改後國企股權轉讓制訂監管辦法,爭取盡快出台。在成立國資委資產經營公司後,將嘗試直接投資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