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股市去年持續暴漲,一掃過去五年來持續低迷的局面。儘管,當前執政者已嗅到股市泡沫的味道,但香港十周年回歸在即,以及中共十七大會議將在今秋舉行的背景下,新一屆的中央政府肯定不會如上一屆政府般,採取大刀闊斧的方式整治過熱的股市。
朱鎔基用「西藥」即見效
內地官場有如此比喻:上屆政府的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治理過熱的股市時,採用西藥,即時見效,但血流成河;新一屆的溫家寶總理,則採用中藥,成效緩慢,但潛移默化,沒有造成即時、大規模的死傷。兩者執政手法互異,但民眾傾向後者居多。
有北京財金官員稱,隨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演變,如上屆政府採取即時「關、砍、整」的手段,勢將引起嚴重的骨牌效應,後果難以想像,亦不符合當前和諧社會的精神。
股市關乎民眾的生計,亦影響到社會的和諧。內地股民經歷過長達五年的熊市,許多家庭或家破人亡,或荷包大縮水;許多證券行亦相繼倒閉,金融體系穩定亦一度敲響警鐘。
難怪溫家寶自出任國務院總理後,曾坦誠每日上網關注股市走勢,與股民休戚與共。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