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燭生意龐大 不惜明爭暗鬥<br>黃大仙腳下三派爭雄

香燭生意龐大 不惜明爭暗鬥
黃大仙腳下三派爭雄

黃大仙祠門外較早前發生兩名無牌香燭小販因爭生意而打鬥事件,揭發該祠門外三大黨派為爭奪龐大香燭市場,明爭暗鬥不惜各出奇謀;其中被視為「肥肉」的祠堂正門外兩邊空地,長期遭強勢非法小販霸佔;其餘弱勢小販為尋找生存空間,只好另謀對策,最終有人因「踩場」而觸發打鬥事件。 記者:譚皚璧、林熊

香燭小販三大派分別是位於籤品中心的持牌香燭檔;聚集在黃大仙地鐵站出口外、由多位阿婆組成的無牌小販;還有霸佔祠堂正門外空地的年輕力壯強勢派,這一派始於數年前,其中四個持牌檔口達成共識在正門外非法加設「車仔檔分店」,輪流分早、午兩更,每更兩檔開檔。
打鬥事件主角之一的章文(41歲)表示,六年前他在媽媽過身後接手經營黃大仙祠香燭檔,夫妻與六名子女一家八口靠販賣香燭過活。他說:「如果唔擺車仔檔,全家餓死都未天光。」

持牌檔敢怒不敢言

問及生意額,章文左顧右盼地說:「黃大仙腳下搵兩餐唔使憂,剩唔剩錢就睇各人啦。」但一名有牌的香燭檔主就為他計數,指大家都知道他每日賣出50紮、每紮38元的元寶香燭,10元一份的香燭就賣200份,一個上午做3,900元生意,扣除元寶香燭成本,每日可以淨賺3,000元,一個月賺十萬八萬好平常。
大部份持牌香燭檔主對「車仔檔」長期在正門非法「截糊」敢怒不敢言,有檔主曾以匿名方式向政府各部們投訴。
「我敢講佢哋個個都有份投訴我。」章文指着一排檔口說:「我都要走鬼,我落幾重本呀,對講機都買幾部,各檔口又要派一個人出嚟睇水,拉一次罰幾百蚊,你唔怕拉都可以嚟擺檔。」
對於本周一與新來擺檔小販打鬥事件,否認有黑社會背景的章文說:「佢係儍㗎,唔儍嘅點會嚟擺檔呀。」章文指,對方是有親戚在黃大仙祠後門做「走鬼」香販,但不明白他為何無端端「踩過界」到前門來搵食。

政府與機構皆卸責

強勢派可長期霸佔門口旺地非法販賣,管理黃大仙祠的嗇色園及東華三院發言人均表示,祠外空地已超出他們的管轄範圍。食環署指是房屋署管轄;房署卻否認是管理人;領匯則表示僅負責鄰近屋邨和商場管理。換言之,上址是屬「三不管」地帶。
每日近4,000元的生意額,對靠黃大仙餬口的一班賣香燭的婆婆來說,簡直是遙不可及的事,其中一名叫「羅定婆」的婆婆說:「呢度一共有11個阿婆,我哋7個就自成一個組,其他4個係個體戶,我哋好有秩序、自覺排隊賣香。」她補充:「我哋一組人配4個對講機,兩個負責響地鐵口睇走鬼,每做成兩單生意即時平分,平均每日每人可以賺到60幾蚊。」

「好天搵埋雨天柴」

有持牌檔主對賣香婆婆表示同情之餘,亦有微言:「我見過有阿婆走鬼嚇到跌倒同賴尿,佢哋係可憐,但我哋都要交租㗎。」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持牌檔主指出,正門俾四個無牌檔「截糊」,門樓外被一班阿婆截客,左右被人夾擊,他說:「一年到晚惟望年頭多啲香客嚟拜神,年尾返嚟還神,𠵱家真係好天搵埋雨天柴。」
大部份持牌檔主均表示,每月生意額只有6,000至7,000元。但記者粗略一算,以一個檔口租金及經營成本每月5,000多元計,每個檔口至少兩人看檔,若每月只做7,000元生意,則每人每月工資不足1,000元,似乎不太合理。據嗇色園統計,去年逾500萬人次到黃大仙祠參觀,包括大批自由行旅客,這塊大肥肉難怪吸引那麼多人來爭奪。

與籤檔友人閒話家常的章文說:「我唔擺車仔檔,一家八口早餓死啦。」 林熊攝

黃大仙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