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著名華裔科學家朱棣文,有多個「第一」的榮銜,他是美國史丹福大學第一位華人教授,他也是第一個可以控制和移動一顆原子的人。或許,他還會成為全球頂尖學府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University)第一位華裔校長。該校正物色新校長,遴選委員會正和最後入圍的數名候選人面試,當中就包括了朱棣文。
97年奪諾貝爾物理獎
下月就59歲的朱棣文在美國密蘇里州出生,雖然不諳中文,但他常說自己是在一個傳統中國家庭裏成長。朱家是學者世家,四方帽滿屋都是,父兄輩之中,至少有12人擁有博士學位或在大學執教鞭。他高中時已對物理情有獨鍾,1976年獲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學位,專研原子物理學、激光光譜學、生物物理學等。他利用激光把原子冷卻至超低溫,成功「操控原子」,因而和另外兩名科學家在1997年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成功因有無限好奇心
蜚聲國際,但朱棣文不改中國人的謙厚天性,說自己其實不聰明,也常常有危機感,擔心自己有思維枯竭的一天,於是不斷學習不斷鑽研。如何做一個成功的物理學家?朱棣文說對事物抱有無限的好奇心最重要,當然還要有恒心和毅力。
哈佛正在考慮的其他校長人選,還有校內的法律學院院長卡根(ElenaKagan)、歷史學家福斯特(GilpinFaust)、教務長海曼(Steven E.Hyman),校外的則有醫學研究所(HHMI)所長切赫(ThomasR.Cech),預計結果在下月中揭盅。
美聯社/中新社/《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