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1小時花1000元

港人1小時花1000元

農曆新年將至,儘管內地頻頻揭發有問題食品或產品,但無損港人北上掃年貨的興致。昨日,深圳一年一度的年貨博覽會開幕,首次北上掃年貨的港人劉先生,短短一小時,就花了千多元人民幣。而在當前港幣兌人民幣出現貶值下,深圳商戶大多仍收港幣,兌換率為一對一,但須買滿一定金額。
劉先生昨日上午10時多與女友拍拖逛年貨博覽會。短短一個小時就花了1,000元買了茶葉、牛肉亁和可以自動「整」熱的飯盒,可說滿載而歸。他說,今年第一次來逛,不僅人多,貨品選擇亦多。他最開心的是有價講,原價每500克要600元人民幣的龍井,竟減到300元,十分抵。
在「自熱米飯」的展攤上,細心看示範和即席試食的劉生說,這款利用加熱保溫裝置、可自行加熱的飯盒,十分新奇,在香港從未見過,飯亦很軟,所以即席用30元買了兩盒。

部份商店一兌一收港幣

為期半個月的年貨博覽會,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商家到此擺賣。許多外來的商家在聲稱未見過港幣的情況下,僅收人民幣。而在博覽會上賣時裝的廣州市越秀區麗高時裝廠攤主,則拒收港幣。上海糖果展的攤檔主卻因怕收了假港幣,所以不收。
但經常接觸港人的東門店主王忠樹說:「以前港紙水位高,會給港人98折,現在水位低了,仍會以一兌一的滙率收港紙。我主要做港人生意,無辦法。」而海味店東主陳小姐說:「人民幣跟港紙暫時差幾蚊水位,熟客都無計。」在福田區紅荔西路花卉世界開店的王先生說,這裏港人生意少,盡量會收人民幣,但如果買數百元花,則會照收。
記者陳阮素、蕭宇深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