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莉奧巴馬搶風頭

希拉莉奧巴馬搶風頭

民望跌到谷底、失去國會支持、伊拉克爛攤子未知如何收拾──形勢不妙至極的美國總統喬治布殊,並沒有好好把握宣讀第七份國情咨文的機會盡量扳回劣勢,提出的實質建議少之又少,除了「議長女士」這一句外,沒有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半言片語。
珀杜大學(PurdueUniversity)研究總統演說專家豪厄爾(BuddyHowell)指出,喬治布殊竟沒有把握機會替自己挽回一點頹勢:「他手上的籌碼只剩口辯。他應該擊出全壘打,但他沒有。」華盛頓大學國會政治專家史密斯(StevenSmith)教授認為,「這是極度低調的演說,有多處顯得單調沉悶。」美國《紐約時報》前日的民調顯示,喬治布殊的支持率28%,是因水門事件下台的尼克遜以來,民望最低的總統。
國情咨文乏善足陳,喬治布殊幾乎連「主角」的地位也不保。

不時成為電視鏡頭焦點

電子傳媒的直播鏡頭,不時對準有機會在兩年後宣讀國情咨文的面孔:民主黨籍參議員希拉莉(HillaryClinton)和奧巴馬(BarackObama),以及共和黨的麥凱恩(JohnMcCain)。
希拉莉就像要向國民顯示她做總統會出色得多,在宣讀國情咨文這天馬不停蹄,在四個電視訪問、一個記者會、一個網上廣播和在參院軍事委員會會議上,對保健至伊拉克等各項議題侃侃而談,更加把喬治布殊比下去。
法新社/美國霍士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