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本月進行的抽樣檢測發現,內地有毒水果已流入本港市面,其中5個包括士多啤梨、砂糖桔及柑桔樣本證實含有禁用及殘餘農藥,含農藥最多的柑桔樣本更驗出含13種不同農藥;人體攝取過量農藥會導致中樞神經及腦細胞受損。綠色和平認為港府食物安全中心未有完善監管水果農藥含量,要求政府盡快立法堵塞進口及檢測漏洞。
高出1倍至33倍不等
廣州去年揭發市面出售的士多啤梨及柑桔等水果含非法農藥,綠色和平本月4日分別於本港六個地區,抽取10個內地入口的同類新鮮水果樣本,送到德國權威檢測機構EurofinsDr.SpechtLaboratorien進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同時檢測超過300種不同農藥品種。檢測過程根據《食品法典委員會》指引,按不同水果抽取指定份量的果皮及果肉進行分析,並將農藥殘留量與歐盟或國家標準比較。
檢測結果顯示,有5個水果樣本含有殘餘農藥,其中慈雲山中心街市抽驗的柑桔樣本,含有高達13種殘餘農藥,各樣本的農藥殘留量較最高殘餘標準高出1倍至33倍不等。慈雲山的柑桔及馬鞍山頌安萬有街市抽取的士多啤梨樣本,更分別被發現含有禁用農藥滴滴涕及甲胺磷。
綠色和平代表昨到金鐘食環署請願,該會食物安全項目副主任周婉蘋指出,食安中心去年底公布市面350種水果的殘餘農藥及重金屬化驗結果,全數樣本通過測試,但她們輕易驗出不合格樣本,令人質疑中心的化驗成效。她促請政府盡速制訂水果的農藥殘餘標準,以及強制監管及口岸檢測機制,保障市民健康。
「雞尾酒」效應更危險
食物安全中心首席醫生(風險管理)莫天娜表示,上月公布的化驗結果只測試兩種農藥,但中心一直有根據風險評估、抽驗市面水果樣本,檢測的農藥殘餘超過100種,呼籲市民吃水果時不用過份憂慮。
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副教授何永成指,驗出的農藥絕大部份均含有機磷化學物質,攝取過量會令中樞神經及腦細胞受損,患者會感到頭暈、頭痛、失去知覺及死亡,甲胺磷及滴滴涕則會致癌。他又稱,農藥殘餘的種類越多、風險越大,並出現「雞尾酒」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