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報道,美國財長保爾森決定將八億美元身家捐出,藉以推動草原、濕地和瀕臨絕種雀鳥的保育工作上。那八億美元,即是他全副身家。他的捐款,雖不可與股神畢菲特,或微軟創辦人蓋茨相提並論,但那份豁達,足以令世人佩服。
不是媚外,在華人社會中,作出如此善舉之人,實在不多。我們胸襟沒有如此豁達,三十多年來,辛辛苦苦賺回來的血汗錢,清福還沒享受夠,一夜間所有財富消失得無影無蹤,從坐勞斯萊斯變回與人迫巴士,實在對不起養育自己多年的父母和家人,還惹來千夫所指。做慈善家,大可捐款給大學作甚麼研究用途,贏得名聲之餘,又可流芳百世,滿足一下自己虛榮,何須出動全副身家這麼愚笨?
其實,每人對金錢的定義各有不同,沒有特定標準,而且亦隨自身經歷有所改變。於我而言,我一生最寶貴的財富,便是家中那幾千隻VCD和DVD,它們伴隨我度過十多個寒暑,見證我的觀影歲月。也許某天突然頓悟,將之全數捐給電影資料館,但願他們能接受此心意。我不求甚麼名譽、牌匾,只希望送我一張一世免費看電影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