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哲近日上香港討論區,看見一張由網友提供的圖片,PS3在日本割價促銷,一部原價¥49800的20GB版片PS3,大幅減價兩成至¥39800。記得PS3去年11月剛推出時,曾因Blu-ray技術不穩令產量有限,變成奇貨可居,推出後一度供不應求。很可惜,截至去年底,任天堂Wii在日本的銷量已超逾了PS3,貨源目前依然緊張,至於PS3,如今卻滯銷割價,Sony獨大的年代正式終結。
PS3之敗,死因除了包括思哲之前寫過的Sony管理層故步自封外,扼殺創意亦是主要原因。事實上,PS3當初因為配備Blu-ray,令開發成本高昂,Sony原以為減價就可以打響如意算盤,一心藉向遊戲開發商收取高昂權利金彌補損失,豈料這種轉嫁成本的做法,反而將PS3邊緣化,令支援的遊戲數目寥寥可數,跟Wii不可同日而語。
Sony當初一心將PS3強行搭載Blu-ray,其實忽略了買家最關心的問題──是否有足夠叫座力的遊戲?Wii的成功,嶄新體感操控固然記一功,但更大原因是好玩遊戲源源不絕。由於任天堂收取的權利金門檻不高,變相鼓勵更多較小規模遊戲商參與開發,發揮創意製造雙贏。
但Sony則相反,高昂權利金令PS3淪為大遊戲開發商的專利,可惜以目前PS3的銷情,開發商除非有足夠銷量把握(因此每每造就新作都是大作的續集),否則一般不會願意冒這個險。思哲覺得,Sony一日不改變這種扼殺創意的遊戲開發政策,將不可能吸引廠商替PS3賣力開發新遊戲,一部欠缺足夠叫座力遊戲的遊戲機,又怎可能有前途?
案內人隨筆網誌:
http://wanszezit.wordpress.com/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