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喬治布殊(GeorgeW.Bush)周二晚發表任內第七份國情咨文(StateoftheUnionaddress)。打破不了連任總統變成跛腳鴨的宿命,他在這份長近50分鐘的國情咨文中,再也沒有展現出新氣魄、新構想,只是重彈去年的舊調,再次敦促國人要戒掉「石油癮」,不能只依賴外國石油,要利用先進科技研發新能源。至於對伊拉克政策,他仍是那一句堅持到底。
去年的國情咨文中,喬治布殊已敦促國人不要再石油上癮,強調能源安全問題。今年他連續第二年在國情咨文中以此為重點,認為有必要打破對石油上癮的問題,因為「過份倚賴石油,只會令敵對政權和恐怖分子有機可乘,透過破壞石油運輸,導致油價急升,嚴重損害我國經濟」。
倡戰略石油儲備增一倍
因此,他提出在未來20年將戰略石油儲備量增加一倍至15億桶,並分散油源和用先進科技發明替代能源。他呼籲國人在10年內將石油耗用量減少20%,相當於將目前從中東進口的石油量大幅削減75%,至於減少進口石油量,則由本土粟米或農作物渣滓提煉的乙醇(ethanol)或其他生物燃油替代,他要求將專供汽車和卡車用的乙醇產量強制性大幅增加400%至1,330億公升。
喬治布殊限制石油耗用量並非為了遏止氣候暖化問題,而是純粹基於戰略安全出發點,希望將現時過份倚賴進口中東石油的情況扭轉過來。美國於2003年攻打伊拉克,分析家就指是為了插旗控制伊拉克油田,給美國穩住中東的石油供應。但面對伊拉克騷亂不息和伊朗對着幹,令喬治布殊必須謀定後動,讓美國這個全球最大能源消耗國穩定能源供應。
至於令他民望插水的伊拉克政策,他在國情咨文中沒有避而不談,反而用上一半篇幅維護自己的伊拉克政策。面對國會民主共和兩黨威脅推動反對增兵伊拉克的沒約束力決議、個人支持率跌至28%,喬治布殊仍堅持增兵伊拉克是必要的,「美國經不起在伊拉克失敗,因為失敗的後果會無比嚴重」。他呼籲國會給予他的新伊拉克政策一個機會。
遭指摘聽不進反對聲音
他重申反恐戰是跨世代的戰爭,也是一場「意識形態的鬥爭」,另有打垮中東的暴力極端主義,在中東廣泛散播民主種子,才能打贏伊拉克戰爭和這場反恐戰,呼籲民主共和兩黨合作,為後代創造安全環境,才符合美國的利益。他又表明會繼續支持古巴、緬甸、白俄羅斯等「暴政前哨」的民主人士爭取自由民主。
不過,演說結束後,美國史上首位女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Pelosi)和參議院多數派領袖里德(HarryReid)都指摘喬治布殊漠視民意,對反對聲音完全聽不入耳。連美國在東亞的親密盟友日本防衞大臣久間章生也批評喬治布殊2003年攻伊是「錯誤」,並警告日本未必自動延續在伊拉克的維和任務。他這篇沒有新意的演說,亦沒有在國會山莊內贏得雷動掌聲,也罕有人站起來支持的場面。
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