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那些長年背負香港之名,在比賽場上奮鬥的運動員來說,今天有好成績,人們會視作明星;當一個運動員完成了使命,是否就此被『蒸發』?」「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副主席、前香港田徑及划艇代表倪文玲(圖),一語道破今時今日的香港社群,對體育的重視程度仍未達理想。
不可忽視退休機制
倪文玲說:「香港運動員不是向錢看的,大部份是為興趣,繼而做全職運動員,他們緊張的是爭取機會在國際體壇為港爭光。當運動員期間,體院提供不俗訓練,亦有津貼及獎勵計劃,但政府多年來仍未能提供一套完善的運動員退役方案。這一點令不少家長卻步,不讓子女投身體育行業的原因。」
90年代曾是香港男單代表的蔡玉坤,99年出任香港壁球隊總教練;他坦言:「我們缺乏的是運動員退休後以甚麼形式投入社會,喜歡讀書的,政府是否可以確保有大學可讀,豁免入學資格及學費;不喜歡讀書的,是否有地方可以發揮他們的專長去維持生計?這些對運動員及其家人都是一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