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金句:I'dbeabumonthestreetwithatincupifthemarketswerealwaysefficient.
──WarrenBuffett
思哲今天要向各位幾個月以來捧場的讀者道歉。重讀昨天的《股神投資法不合時宜》一文,發覺有不少詞不達意的地方,也有讀者來信問為何思哲由價值投資的支持者,忽然變成模稜兩可的人。
這可是天大的誤會啊!相信各位若一直有看我們的文章,都會明白到我們對市場經濟的信念;市場運作成敗,最終講的就是價值投資法所着眼的營運成效,要是我們背棄這些基本的原則,各位要唾罵,思哲也只好打不還手。
價值投資法的精髓,就是在市場中芸芸企業,發掘出內在價格被低估了的公司。不過,對我們來說,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也是個非常合理的市場解讀,要說市場中存有內在價格被低估的企業,那就必須要找出當中的因由。
全球化產生微妙互動
以往資訊不發達,而且願意研究企業運作的人更少,要知道美國最早的商學院如Wharton和Tuck,也是二十世紀初才出現,要到二次大戰後才真正興起,所以BenjaminGraham之論說,在當時的確是具前瞻性的創見。
再者,在三四十年代之前,政府對企業的干預絕對沒有今天的兇狠,最多也是貿易上的限制,又或者是像ShermanAct等的反壟斷法,當時BusinessofBusinessisBusiness,價值投資的分析,大可專注企業本身的內在因素。不過,今時今日,企業在鋪天蓋地的政府干預之下,懂得挖空心思製造政策傾斜來建立壟斷地位者,往往才是市場中最大的得益者,這種現象在大陸更是司空見慣。
是非對錯乃另一門子的討論,思哲還是留待政治評論員去月旦利弊;不過,政策的扭曲是很脆弱的競爭力,沒有人說得實究竟何時政治風會忽然轉向,這也是為何市場仍然存在不穩定不可見因素的理由。在宏觀層面上,全球化也令到這些千絲萬縷的干預之間發生微妙的互動,令到分析的難度又提高了許多。
說到最後,還是要重申一點︰價值投資法這一門,仍然是最成功的投資方法,只不過是分析之中,難免要滲透更多的宏觀和政治預測,而這些功夫又往往不是傳統價值投資分析者的強項,思哲只不過想為這門學問錦上添花,希望擦出點火花矣!
案內人隨筆網誌:
http://wanszezit.wordpress.com/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