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承認導彈摧毀「風雲1C」<br>衞星碎片威脅太空站

中國承認導彈摧毀「風雲1C」
衞星碎片威脅太空站

中國以火箭擊毀太空氣象衞星,引起國際嘩然,默不作聲近兩周之後,外交部昨天(周一)首度開腔承認曾經進行反衞星測試,又指事前曾通知多國,並強調此舉無意威脅其他國家,也不支持太空軍事競賽,目前無計劃進行第二次測試。不管這次展示太空軍力的測試有否威脅到別國,但衞星碎片的威脅一定存在。美國官員警告,被擊毀的衞星化成太空垃圾,碎片散成雲狀,有可能危及低軌道的間諜和商業衞星,甚至威脅國際太空站安全。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上周六指中國在本月11日發射一枚中程反衞星導彈,在離地860公里的極地軌道,擊毀中國在1999年升空的「風雲1C」氣象衞星。中國多日來對此不置可否,直至昨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才證實消息。
「有關測試一事,中國已通知其他各方,包括美方。」劉建超澄清中方並未隱瞞事件,目前無計劃進行第二次反衞星測試,「中國總是提倡和平使用太空,反對太空軍事化以及太空軍事競賽」。他又指這次試射並非針對任何國家,不會構成任何威脅,至於碎片的影響,則是「一個高度技術性的問題」。

數十年才能離開軌道

五角大樓高級顧問海斯(PeterHays)指出:「這測試製造了相當多碎片,毫無疑問會提高擊中其他物件的風險,包括國際太空站。」美國防務信息研究中心也指出,衞星碎片四散,面積廣闊,分布地球上空425公里至3,000公里一帶,要數十年才能離開軌道,估計這個區域有120多枚衞星受到威脅。
全球最大規模的商用衞星圖像公司GeoEye發言人指,旗下衞星在另一軌道運行,而且每一枚都配備了阻擋宇宙塵暴的鏡頭罩,因此並不擔心碎片問題。
美國助理國務卿希爾(ChristopherHill)日前向北京提出,要求中國對軍事活動及國防開支增加透明度。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麥科馬克(SeanMcCormack)則促請中國就反衞星測試的意圖,作出詳盡解釋,「這只是為了消除誤解,不只是為美國,而是為了全球其他國家。」
日本和俄羅斯也對事件表示關注。日本內閣官房長官鹽崎恭久昨天表示,對中國反衞星測試的解釋並不滿意,正尋求中方作徹底解釋。俄羅斯國防部第四科技研究所則認為,中國此舉甚有向美國「示威」的意味,讓美方在評估衞星軍事實力時,有所顧忌。
中國是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第三個有能力摧毀衞星的國家。對上一次反衞星測試,由美國在1985年9月進行。
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中央社

「風雲1C」衞星已經成為太空垃圾,與其他太空垃圾一起在地球太空軌道上飄浮。 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