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希望工程 - 陳也

名校希望工程 - 陳也

小一統一派位,家長金睛火眼吼實九龍塘名校網,那些現代孟母對記者吐苦水,真金白銀山長水遠搬往同區的「豪宅」,想不到有人借出地址給親友走後門,「這樣做,對我們絕對不公平!」
這批業主家長,當年趁低入市,今日手頭上的畢架山廣播道和又一村物業,賬面價已經翻了兩番。除了托賴子女「腳頭好」,這些家長倒不曾懷疑過,身家無端端暴漲,跟其他散落在元朗、青衣、東涌以至屯門天水圍的業主們,他們奮鬥半生儲起人生第一個八十萬買入的,有可能是縮水屋和漏水樓,市價一直插水,難望谷底反彈,是什麼原因?是風水唔好?他們何曾抱怨九龍塘的業主淨賺是不公平,滿懷怨懟跟記者投訴,九龍塘的業主賺了大筆,子女又可以入讀名校,這樣雙贏盡賺,是對其他區市民不公平。教統局應該修例,限制物業價超過八百萬的業主家長分派到名校,讓這些有錢人子女念私校去吧!
借出地址不是用來做淫窟,讓家住葵涌公屋的小朋友有機會上名校,不是傷風敗德的惡行。以假地址上學的學童,滿懷的是一個比希望工程圓潤宏闊的目標,香港人慷慨資助國內山區學童,那些每天步行四小時翻山越嶺上學的窮孩子,時空切換了身份,變成從深水埗桂林街的唐樓天台屋往返瑪利諾和喇沙,他們不應該招來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