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出售的鱈魚,真假難分,有銷售鱈魚多年的商人教路,指要從色澤及口感兩方面選購真鱈魚,他指,油魚多是白中帶黃。有家庭醫生建議,食用有問題鱈魚中招的市民,除了求診外,可吃纖維食物或蘋果,減輕肚瀉的情況。
中文大學生化系副教授陳竟明表示,油魚是蛇鯖魚科,與吞拿魚及金䱽魚較接近;鱈魚則屬另一科的魚,以往用來提煉魚肝油,售價較貴,由於兩者分別很大,「百佳話鱈魚等如油魚就一定錯」。他指油魚屬深海魚,相信是近年捉金䱽魚時同時捕獲。
香港凍肉海產批發零售商會前秘書長鄭興說,一般酒樓食肆及卡拉OK出售的鱈魚,大部份是較平價、肉質較實的斑鱈魚;要吃優質鱈魚,應選購價錢較高、肉質較白的白鱈魚和銀鱈魚。
家庭醫生關嘉美指出,吃下油份腸道會分泌「脂酶」以作分解,但如果過多就會無法吸收而排出體外。她說,肚瀉時可吃纖維食物或蘋果,有助減輕病情。香港大學動物學系系主任李子誠表示,由於油魚含五分一的「蠟酯」,呈橙色,這不是脂肪,故無法被脂酶分解和身體吸收。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