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日發表的經濟數據大多偏好,令減息聲音突然消失,其實利率期貨市場已反映,上半年減息機會接近零。
本欄忠實讀者一定知道,筆者一直對減息之說不以為然,理由已多番論述,在此不贅。從近期聯邦債券孳息持續上升,不排除是博減息無望的炒家平倉外,據彭博報道,包括沙地、印尼和委內瑞拉等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正逐漸減持美債,截至去年11月底的3個月,他們已合共沽出101億(美元.下同)之美債,佔其持有量的9.4%,這是自03年6月以來再見到有連沽(美債)3個月。
過去數年油價持續上升,油組如豬籠入水,據全球最大債券商PIMCO透露,過去17個月,油組國家增持美債至970億。那麼突然靜悄悄出貨又所為何事?是因為油價由高位下挫34%,不得不變賣點「家當」來頂住龐大開支?按巴克萊資本經濟師MichaelBond估計,油價每跌10美元,油組便少揸約340億債券,亦將令致孳息上升5基點(0.05厘)。筆者覺得這個計法似乎保守了點,因為從去年12月至今,10年聯邦債券孳息升了35基點,難道炒家力量真那麼大?
10年聯邦債券孳息在06年最低曾見4.33厘,目前已攀升至4.78厘,如果油價再跌,債市少了油組這條大水喉,加上部份國家如中、俄、瑞典,以至阿聯酋等已減少持有美債、轉持其他如歐元債券,這美息豈不只得上升一途?那麼對樓市甚至整體經濟又有何影響,人們必須留意。曾拿過諾貝爾經濟獎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史特拉茲預測,將有更多亞洲及產油國減持美債,中長期孳息會持續攀升。茍如是,其他美元資產豈不也危危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