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叉點 - 邁克

分叉點 - 邁克

中外一致同聲讚揚,你偏偏溯流而上抬槓,小心眼的讀者又要以發現新大陸的語氣,衝進網上街市指責你自鳴清高了。然而我確實很不喜歡《巴別塔》,不但受不了它虛情假意的濟世姿態,也討厭那種虛張聲勢的斬件演繹方式。有話為什麼不好好說,這裏咿咿哦哦爹兩句,那裏脫下褲子放半天屁,熱情擁躉當然奉為有型有款,不受這一套的掩鼻不特止,更難免一步跳到力有不逮避重就輕的結論。
何況這位依拿力圖之前的兩部作品,也玩穿梭時空遊戲,第一部《狗男女的愛》比較規矩,三個短篇魚貫登場,有種學生習作在捉襟見肘下逼出來的聰明,憑心而論效果不俗;到了第二部《21克:生命可以有多重?》,夾硬將上氣不接下氣的故事剪得溶溶爛爛,以低俗的掩眼法遮醜,已經給人技窮之感。想不到現在《巴別塔》還要再斬三両,借《聖經》之名免費環遊世界,這一刻跑去摩洛哥陪白人遊客捱不長眼睛的子彈,下一秒前往日本參觀𡃁妹裙底春光,一個屈尾十再跳去墨西哥邊境追隨鐘點女傭率領少主黑夜逃亡,只要有煽情位,勇往直前當時差冇到,一遇到情節索求贍養費,馬上瀟灑另投阿二阿三懷抱。
那麼不負責任,尚沾沾自喜擺出摩登甫士,羅拔艾特曼拿手的濟濟一堂七嘴八舌被稱為「交叉點」,《巴別塔》十三不搭的話分兩頭就是「分叉點」吧?一個年紀輕輕的導演,怎會患上這麼嚴重的上帝妄想症的?高高在上主宰一群人物的命運,招風喚雨帶來的滿足感肯定勝過神州大地近年流行的君王代入癖,陳大導張大導,是時候步出深宮,躍上雲頭當玉皇大帝了。